《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成都站:喝李白的酒,骑高适的马,感受杜甫的“朴素”

2024-09-05 13:59:07     来源:财经中国网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演员叶童吟诵出这一句诗时,所有人都知道她演读的人物是李白。李白可能不曾想这篇青年之作会一语成谶,“蜀道难”实乃“仕途难”。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狂喜,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自三峡出蜀;就在同一时间,杜甫入川了。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登临高楼,寻着杜甫足迹,演员张晓龙将思乡之苦抛诸脑后,一瞰成都全景,大赞“喧然名都会”,就此拉开他人生中少有的和美、恬静生活的序幕。

  无独有偶,四百年后,陆游也是在杜甫这样年近五十的年纪,自秦岭出发,“细雨骑驴入剑门”,寓居成都。演员保剑锋沿陆游足迹寻香“青羊宫到浣花溪”,体味藏在市井生活里的千年文脉与烟火味道。

  “中国文人读书游历有两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一个是东登泰山拜三孔,成仁成圣;而另一个就是西入巴蜀,涤荡自己的性灵。”学者于丹说道。

  成都是所有长江故事的“前传”。从唐古拉山蜿蜒而下的涓涓细流,在进入四川后,变得奔腾浩荡。锦江穿城而过,汇入岷江,在宜宾与金沙江相遇,始成洪流,三江合汇,化身为滚滚长江水向东而去。

  这里也是自古以来文人的精神故乡,“除了陈子昂、李白生于斯地,见诸典籍的唐代诗人中有一半以上都来过成都。”作家阿来说:“正是从杜甫开始,乱世中的文人墨客开始纷纷将目光转向成都平原,形成了‘自古文人皆入蜀’的风潮。”

  由五粮液、南瓜视业、南方周末联合出品的《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长江季从四川宜宾上溯成都,携手叶童、保剑锋、张晓龙、于丹、阿来、梁田,共同围读成都文脉中的诗酒浓香。

  01 “我一直在找,怎么不见白娘子?”

  青城山深处,烟雨蒙蒙,叶童撑伞走来。她似乎从来不抗拒变老,一头银色短发,飒爽干练,眉眼依然是《新白娘子传奇》里许仙的模样。“这是我第一次到青城山,的确很有灵气,怪不得有那么多故事缘起于此。”叶童顿了顿,笑着说道:“我一直在找,怎么不见白娘子?”

  饰演“夫妻”之前,叶童与赵雅芝已是邻居,“我们常常会在小区碰面。当时我就觉得雅芝姐好优雅”,叶童继续感慨道,“朋友之间的缘分真的好奇妙,真是‘千年等一回’。”

  对于朋友,叶童无比珍惜;关于角色,她却是丝毫不念旧,“我没有什么所谓难忘的角色,我不是往回看的人,更偏向去想还能做些什么,还有哪些可能性。”

  李白,成为叶童新“可能”的探索对象。

  我们熟悉的李白是在扬州“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落寞李白,是在长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傲李白,是在宣城“醉酒捉月”的浪漫李白……那在四川要讲述怎样的李白?叶童给了我们答案。

  溪谷之间,她遥望正在荡秋千的白衣少女,莞尔一笑,似是“许仙”看见尚在青城山修炼的白素贞,又像是青年李白游历至此,回忆起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传奇。她缓缓开口,吟诵着“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将理想拉回现实——司马相如发迹了,想纳妾了。

  叶童决绝转身,化身青年李白犀利点评:“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我想李白愿意为卓文君‘撑腰’,帮她把《白头吟》延续下去,真的是因为卓文君是一个很前卫的女子。在那样一个男女关系不自由的时代,她敢去吟这样一首分手诗,敢于控诉这个男人对不起她。如果一段感情必须缘尽,那就趁还没有很怨恨的时候,漂亮转身。”叶童说道。

  四川,就是李白人生的新起点。他的狂放、自由、少年心气,都被这片土地原原本本地保存了下来。“李白要是生在曲阜,一定不是这样的感觉”,在于丹看来,只有在四川才能诞生李白这样的“诗仙”,“李白的可贵就是他灵魂的自由,到老都是一个孩子。他不像杜甫、高适那般有法度,有根系包袱。所以我们今天读李白的诗全是大白话”。

  02 “大侠就是不用打工,只管好好营救别人”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竹林之中,叶童目光炯炯,以扇击剑,然后潇洒转身。这一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有了具象化表达,让人不禁想起她曾经塑造过的那些经典侠女形象。

  叶童坦言,自己尤其偏爱金庸武侠小说。“他笔下的女性都非常独特,非常现代。金庸先生能把女性地位放到这么高,我觉得很难得。我每次拍武侠片都感觉自己特别有正义感。那些大侠们不用打工,只管好好营救别人,做好江湖人该做的事就行。”

  这首《侠客行》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被讲述为李白以高适为原型所作,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侠客都是任性的,但成熟的政治家没有任性。”于丹解释道,“作为唐代唯一封侯的诗人,高适的《燕歌行》,虽然有‘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的正义豪气,会批判‘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但他整首诗的开篇定调是‘天子非常赐颜色’,觉得自己要对得起皇上恩典。”

  高适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高侃战功赫赫,曾生擒突厥可汗,死后陪葬乾陵,这对于唐代武将是莫大的荣耀。然而高适出生时,家道已经败落,靠着躬耕过活。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就成了他的梦想。“高适肯定是J人(判断型人格),一步一个脚印,特别沉得住气。一旦天时地利人和,他就能抓住机会。即便那时他已年过五十。”保剑锋说道。

  在四川,高适两次平息蜀乱,从一个遗落民间的村野诗人,迅速崛起为大唐的封疆大吏。对于这样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诗人,出身军人家庭的保剑锋觉得天然亲近。“正因为他真实去过边塞、打过仗,所以读他的诗,特别过瘾,有战地感、现场感。”

  演武台上,近两米的长枪,在保剑锋的手中显得格外轻巧。

  在此之前,保剑锋塑造过很多经典的武将形象,薛仁贵、吕布、杨五郎……骑马射箭、耍枪弄棍都是必修课,“之前拍薛仁贵的时候,仗没开打,我花枪一耍,左右六个大将全被扫进田埂里,人头冲下,这可是事故。”时至今日,保剑锋想起依然会害怕,“所以真正战场上,枪的作用就是刺的,哪有横着耍的”。

  03 “杜甫最朴素的诗,好贴心、好浪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读到杜甫的《春望》时,叶童眼眶有些湿润,“他写得实在贴心”。

  这是入蜀前的杜甫,颠沛流离,总是一张愁苦的脸。而在成都,杜甫终于盖起了房,拥有了更多“表情包”,成为完美的杜甫。

  “杜甫刚到成都,时任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的裴冕就给他划了二三十亩地。杜甫也不客气,说自己要把环境营造好,张口就要了一百棵大桃树,指定‘春前为送浣花村’。后来草堂盖好,杜甫还学会了四川话,说‘笼竹和烟滴露梢’。这个‘笼’就是说屋后的竹子长起来了,一丛一丛的。”

  作为现场唯一一位长期生活在成都的嘉宾,阿来已三次通读杜甫。“杜甫还是非常享受成都生活乐趣的,要不然不会写《春夜喜雨》这样恬静的诗,也不会写‘江上被花恼不彻’,说自己为花已经癫狂了。一般唐代诗人不会这样说,但我觉得他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荷尔蒙都有点被调动了。”

  受邀之初,张晓龙对于演读“诗圣”杜甫倍感压力。但在实地走读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后,张晓龙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站在草堂,我看见的是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亲。他会悉心打理自己的家,会可爱地称妻子为‘老妻’,也会看着儿子做鱼钩……这些场景都是我们的日常。就像我平时也会看孩子做手工,嘴角不自觉地就上扬了。”

  杜甫这样朴素的情感很容易被千年后的我们拿来借用。

  “我十来岁的时候,爸爸调到安徽工作,我和妈妈住在北京。妈妈的名字里有一个‘桂’字,生日正好比中秋晚一点。有一年中秋,爸爸寄来满满一枝桂花,花枝中间放着一张小卡片,上面是我熟悉的蝇头小楷,写着杜甫的《月夜》……”于丹动情的讲述,让叶童直呼“好浪漫”。

  其实,古人的每一字每一句,说的都是千年之后我们的此时此刻。“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总会有代代相传的明月,总会有生生不息的有情人,以相同的心境在重复着这些诗情。

  04 “我喜欢‘老实人’杜甫,他不会和我抢酒喝”

  “李白、杜甫、高适,你最想和谁做朋友?”主持人梁田抛出问题。

  这一次,叶童没有为李白代言,而是选了杜甫。“杜甫很实在”,她话锋一转,笑着说:“李白会和我抢酒喝。”

  或许是那句“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吓到她了。但在于丹看来,酒里恰恰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性情。

  于高适而言,大家喝的不仅是酒,更是一种心情。当高适落魄到连酒钱都付不起时,他依然会慰藉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于李白而言,“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苍天大地都喜欢的酒是喝不完的。尽管他一生漂泊,但在一杯杯酒里,他将每一个异乡都认领成为自己的家乡。他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有水的地方就是家;他说“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酒醉的地方便是家乡。所以李白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纵情于江湖,寄情于美酒,人生总不会孤独。

  而对于杜甫而言,人生的酒是有限的。他说“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生命的最后,他漂泊于长江之上,慨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当他饮下那一杯浊酒,哪怕是不尽兴,但也活成了我们最熟知的朋友,留下他自己生命的启迪:人生种种皆如“不尽长江”,不管怎样抗拒、逃避,都一定会“滚滚而来”。

  纵观中华文脉,无论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酒,与人性微妙相通,与文脉紧密相连。自2020年起,五粮液携手南方周末、南瓜视业推出《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这一盛会,以饱含“和美”寓意的五粮美酒为引,与众多嘉宾一起陪伴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中华五千年的八大和美盛世。如今以长江经济带为路线,从“长江首城”四川宜宾出发,行走四川成都、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江苏南京等长江文化地标城市区域,将酒脉与文脉的渊源文化立体呈现于人们眼前。在这场文化盛宴中,感受诗人跳荡的诗心与真诚的情感,品尝斯地诗人情感过滤与发酵的人生真味,为“和美”文化注入崭新的时代意蕴,让人们在品味美酒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栏目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