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光启技术(002625.SZ)发布公告称,为优化股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化解自身债务问题,维护控制权稳定,已经从多家潜在战略投资者中,共遴选出三家战投方,分别是两家具有政府国资背景的基石投资者以及一家机构团组战略投资者。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合计向三家战投方转让323,188,182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00%,总金额合计77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两家基石战投方承诺锁定股份长达36个月,而光启技术则将此次引战资金全部用于归还控股股东的债务,后续控股股东债务问题预计将全部得到解决,增强控股股东财务灵活性。
光启技术表示,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权和实际控制权的变化,也不涉及要约收购等事项,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情形。
三家耐心资本入场 实控人股权与控制权不变
自光启技术遴选公告发布至今,仅仅一个月有余,战投方案便“火速”落地。
光启技术表示,此次引入3家战投,其中两家为基石投资,分别为株洲超材料投资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天津津南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向两家基石战略投资者分别转让107,729,394股,各占公司总股本的5.00%,股份转让价款(含税)均为人民币18.5亿元。另外一家为机构团组战略投资者为共青城鲲智超材料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样转让107,729,39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股份转让价款(含税)为人民币40亿元。三家战投方的交易对价合计为77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交易完成后,两家基石战投方承诺自标的股份登记至名下之日起3年内,机构团组战略投资者自标的股份登记至名下之日起6个月内,不直接或间接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标的股份。三方同时承诺成为上市公司股东期间,将其所持标的股份在股东大会的全部投票及表决权授权委托刘若鹏先生代为行使。
光启技术表示,战略投资者作为耐心资本的锁定持股,其利用各自优势为公司带来的有利资源和条件,也必将有利于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产能进一步全面释放,为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提供基础和保障。
与政府国资深度绑定 以龙头带动效应推动超材料产业生态建设
虽然超材料技术于本世纪才被列入新兴学科,但是光启技术推动超材料实现产业化的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短短几年时间,先后实现了超材料从0到1,从1到10的重大历史进程。为了构建超材料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由10到100的新历史阶段,光启技术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选择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共享资源、协同创新,共同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打造一个完整产业链生态。
此次与三家耐心资本的携手,就是光启技术构建超材料产业链生态的重大举措之一。“超材料产业链中不能只有光启技术一家企业,要想将我国的超材料产业做强做大,就一定要汇聚更多的优秀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超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体系,合力推动各个先进制造领域的创新技术突破和高质量发展。”光启技术董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
从这三家战投方的名称以及投资方向来看,其目标高度一致,就是超材料产业生态建设。
而株洲市政府作为其中一家基石战投方的主管单位,近期与光启技术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株洲高新区建立905基地,近一期的用地就达到了200亩,接近709基地一二期的用地面积,同样是包括超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检测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中心,计划明年投产即满产。并在一期用地邻近预留二期用地约200亩,预留三年;预留三期产业园用地约600亩。
作为我国的“制造名城”,株洲近年来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此次无论从战投引入还是基地建设,与株洲市的深度绑定也将进一步提升光启技术在超材料行业的领先优势以及发挥产业链“链主”的主导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一条涵盖研发、设计、生产、检测、应用等完整的超材料产业链体系。据悉目前光启技术正与株洲市各专业高校进行大规模合作,目前已有 280 名左右高校学生至 709 基地参加工作,预计到 2024 年年底,株洲市高校合作员工人数会超过 1000 人。
由此可见,光启技术引入的另外一家政府国资——天津津南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也预示着光启技术将有可能在天津成立新的超材料智能制造中心,凭借天津津南区顶尖两所985大学的人才优势和科研能力,以及产学研科技转化中心的助力,进一步挖掘科技创新的潜力,加速超材料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届时,光启技术也将形成珠三角、长株潭、京津冀地区由南向北的产业辐射和覆盖,这将极大地加速超材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实现从“10到100”的跨越式增长,为超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前沿新质生产力的杰出代表,光启技术始终肩负着引领超材料行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重任。如今,超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在我国重大尖端装备和先进制造业领域,未来发展空间无限。作为超材料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光启技术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影响力,与耐心资本一道逐步推动产业由南向北辐射,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超材料产业生态,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栏目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