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溯源赋能黔药身价倍增,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华夏购销通破解困局

2025-03-19 10:21:11     来源:财经中国网
  在贵州层峦叠嶂的山区,天麻、黄精、石斛等道地药材扎根沃土,却因标准化程度低、交易链条断裂而长期困于优质难优价的窘境。日前,全国人大代表的一纸建议,通过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华夏购销通的创新实践转化为现实,让深山里的"草木精华"有了对接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资源破局: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经济势能

  "夜郎无闲草"的古老民谚,道出贵州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先天优势:6352种药用植物资源、5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54个民族药国家标准,构成一座天然药物宝库。然而零散分布的交易市场,长期制约着"黔药出山"的步伐。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华夏购销通以"数字认证+生态金融"为双轮驱动,正在重塑产业生态。

  科技赋能生态资源,重构中药材价值链的三大支点

  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华夏购销通,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温湿度、光照强度等12项种植数据,结合区块链生成不可篡改的溯源档案。以天麻为例,经认证的产品价格较普通货提升,并成功进入同仁堂等头部药企供应链。"现在采购商拿着溯源码就能查'药材身份证',交易效率提高了3倍。"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

  全国首创的"中药碳汇期权"交易,让杜仲、厚朴等碳汇林变身"绿色资产"。卫星遥感测算显示,1亩20年生杜仲林年固碳量达1.2吨,按当前碳价可获360元/亩/年的预收益。"药材+碳汇"的联动交易模式,更让茯苓等大宗药材溢价提升20%。

  研究发现,在循环经济领域,交易中心推动的"药渣变肥"技术,使天麻废渣转化为富含活性成分的有机肥,每亩可替代30%化肥用量。"药渣处理线每年能省不少化肥钱"某加工企业负责人说。

  随着"黔药出山"通道全面打通,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正谋划更大棋局:与广药集团共建智慧仓储物流中心,在横琴粤澳合作区设立"黔药国际展示窗",推动苗药等民族药纳入国际药典。通过"标准认证-科技赋能-碳汇增值-品牌溢价"的全链条创新,这里正在构建一个从种植到临床、从原料到高值产品的中医药产业生态闭环,作为重点项目的购销通苗银,也将在这个范本中得到启示。

  当区块链技术让深山灵草拥有"数字身份证",当碳汇指标成为药材交易的"绿色附加值",贵州中医药产业在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华夏购销通助攻之下,正突破传统农业边界,向生态价值实现的高地挺进。

栏目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