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对外开放逐步开始推进

2019-12-10 08:36:5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990年10月12日,我国郑州粮食批发销售市场(后改名为郑州商品交易所)经国务院办公厅准许创立,以现货市场为基本,导入商品期货体制,迈开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趋势的第一步。历经近30年发展趋势,中国四大期货市场已基础遮盖了期货交易和期货期权的关键种类。

  2019年是中国期货市场“井喷式年”,特别是在是期货品种发售脚步加速。前11月发售了包含大枣、20号胶、尿素溶液、梗米期货交易以内的6个期货交易和天胶、棉絮、苞米3个商品期权,12月还将有碳酸氢铵期货交易及其PTA、乙醇、铁矿砂、金子股指期货等5个种类发售,2019年优良品种发售总数将达14个,为在我国商品期货往年之最。预估到2019年12月末,中国期货市场发售种类总数将超过75个,基本产生了货品金融业、期货期权、内场外场、地区海外协作发展趋势的局势。

  迅速发展趋势的全过程中,商品期货扩大开放逐渐刚开始推动。2018年3月26日,我国期货原油在上海期交所所分公司上海国际电力能源交易市场挂牌交易,并全方位导入海外投资者,它是我国首例现代化货品期货品种。自此,铁矿砂、PTA和20号胶陆续做为特殊种类向国际性投资人对外开放买卖,特殊种类扩大开放的相对路径基础成形。

  虽然获得一定成果,但对比现货交易市场扩大开放的水平,中国期货市场扩大开放还较为落后。

  最先,从大宗商品现货销售市场看来,我国众多矿产、电力能源、工业生产原料及农业产品的進口和消耗量均稳居世界第一,但人们却欠缺主导权和主导权,有关货品期货品种虽在中国销售市场挂牌交易,但因为缺乏国际性投资人的普遍参加,人们的期货行情欠缺充足的知名度和国际地位。

  次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销售市场也存有相近状况。近些年,随之我国金融市场双重对外开放的加快推进,“沪港通”、“深港通”、“债卷通”愈来愈遭受海外组织和金融资本的亲睐,特别是在是放宽QFII/RQFII信用额度限定、撤销外资企业拥有证券基金证券公司占股限定等现行政策相继落地式执行,外资企业出入我国金融市场的现行政策阻碍越来越低,参加水平愈来愈高。殊不知,因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销售市场发展过晚,且买卖种类单一,加上海外投资人并未获准参加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买卖,促使海外组织和金融资本欠缺风险管控的必需专用工具,这严重危害外资企业在我国地区的投资融资主题活动。

  不论是从期货交易主导权還是期货交易服务项目于实体线企业风险控制(锁住成本费),亦或是以期货期权做为外资企业进到及风险管控的专用工具看来,以便灵活运用2个销售市场、二种资产服务项目中国中国实体经济,务必优先发展商品期货,特别是在是要增加商品期货扩大开放的幅度,将其打导致扩大开放堡垒。

  将来,应考虑到加速完善种类的现代化,普遍导入海外投资者,健全基础规章制度分配,在标准、管控等层面加速与国际性对接,这将有益于提高中国期货市场国际性标价知名度,改进中国商品期货的投资人构造,并让商品期货与现货交易市场共享发展、互相促进,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高质量、高品质扩大开放。

栏目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