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房企四大战略方向
作者:晁艳萍 时间:2014-01-29 14:03:15 来源:菏泽房产网 点击:
1060
【菏泽房产网】讯:
(1)融资:五大房企搭建境外融资平台,七家房企成功赴港上市
继招商地产、万科、金地于2012年成功赴港借壳上市后,万达和绿地也分别于今年4月、5月完成赴港借壳上市。成功借壳上市后,5大房企都在加快对壳资源的整合,以尽快实现境外上市平台的融资运作。截至目前,所有壳公司的更名都已完成,发展定位基本确定。
除了大型房企搭建海外上市平台之外,众多成长型房企也纷纷在香港上市。自去年底旭辉控股、新城控股上市后,掀起了内地成长型房企赴港上市的新一轮热潮,今年已有金轮天地、五洲国际、当代置业、毅德控股、景瑞地产、龙光地产、时代地产7家房企成功赴港上市。在今年内地房企业绩普遍飘红的背景下,境外资本市场持续看好内地房地产市场,是内地成长型房企成功赴港上市的主要原因。
但与去年的旭辉、新城相比,今年7家房企上市融资的额度不高,从几亿到十几亿港元不等,但主营业务集中分布在综合商业、绿色地产、中高端住宅。相比之下,境外投资者对这些企业股票的认购反应普遍较平淡,这从五洲国际、当代置业、景瑞地产的最终发行价都接近招股价下限中可见一斑。

今年10月,万科控股徽商银行,开创纯房企控股商业银行先河。相对于此前越秀集团控股香港创兴银行、绿地集团控股盘锦市商业银行,万科控股徽商更具重大“里程碑”意义:至此,国内纯房企与银行的联姻正式解禁;今后,产银深度融合将成行业发展大趋势。
产银深度融合或助推房企融资变革。万科控股徽商银行,可能如其所宣称的那样,是为了完善社区金融配套,以为其庞大的业主群提供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同时还可以借此为产业链上游8000家建材合作供应商及承包商搭建融资平台,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但我们认为,万科更看重的是通过“控股银行”布局地产金融,开发针对商业地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以盘活商业地产。对整个行业而言,随着更多的房企成功尝试控股银行,产银结合融资新方式今后会大行其道。
(2)海外:逾六家房企加码海外业务,三大趋势隐现
今年以来,已有万科、绿地、中海、富力等逾六家房企加码海外业务。同时今年也是中国房企海外发展的收获年。8月份,碧桂园在马来西亚的金海湾项目正式上市,两个月时间成功卖出6000多套房子,销售近百亿元人民币,一举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地产商。绿地在韩国济州岛的健康医疗城项目——汉拿山小镇也于6月份开盘,销售势头良好,一期已去化逾八成,年内销售额预计会突破10亿元人民币。
截至目前,房企拓展海外地产呈现三大趋势。其一,国内房企海外发展的主流是与境外实力房企合作。比如,碧桂园在马来西亚开发的2个项目与当地知名房地产发展商Mayland合营;万科在北美首次投资,选择与美国龙头房企铁狮门合作。初次出“海”的房企普遍会选择与境外实力房企合作,以缩小对境外市场不了解的短板,降低海外拓展风险。
其二,房企出海的普遍做法是在国外建房卖给中国人。如绿地计划将济州岛健康医疗城的七成住宅卖给中国人;万科美国首站选在华人集中的旧金山。从短期看,这种“自产自销”的发展模式效果很好,但从长远看不具持续性,因为国内富人和海外华人在境外某一区域扎堆集聚的地方毕竟不多。在与境外房企合作的过程中,随着中国房企对境外市场的了解逐步加深,可适当提高针对境外客户的开发和销售力度。
其三,目前“出海”大部分是国内大型龙头房企。虽然也有少部分中小房企,但海外拓展的项目规模都不大,且无持续滚动开发迹象。主要原因还是海外项目投资动则几十亿、上百亿人民币,中小房企实力不够。但从长远看,企业规模不会成为海外拓展的核心制约因素,中小房企同样可以凭借融资创新构建畅通的海外融资渠道,使海外拓展进入良性循环,成为中国房企海外军团的“中坚”力量。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交通未来城向全市人民拜年,恭祝全市人民马年大吉——左右一城繁华,决定幸福所向
下一篇:鹏远中心:三人成团享“聚优惠”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