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大连七成改善型购房受新政影响 买房向新城区转移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0-05-26 00:00: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891

    新政出台后短短一个月,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量随即萎靡,新政效果作用明显,买卖双方陆续陷入观望,对未来局势的变化心存疑惑;而大连方面也出现新开盘项目成交率及客户转化率下滑的迹象。昨日,指南针房地产营销机构联合搜房网发布,《新政消费者调研报告》显示:三成市民准备半年后出手买房,七成改善型购房受到影响。

    从近期新开盘热销房源中可见,大量购房者没有如2008年一样,选择在调控中等待价格底部的到来,而是当房屋价格回调到一个其可以接受的程度,便实施购房计划。由此可见,当前市场消费者已在与楼市价格的不断博弈中快速成长起来。

    1、半年后购房者约占三成

    调查显示:大连市民多是因为改善居住环境的因素而选择再次购房占比34.24%,28.78%的人是首次置业,21.64%的人需要解决结婚等特殊目的,仅有15.34%的人依旧有投资意向。在购房时间的选择上市民倾向于半年后购房,占比33%,而选择当前购房的有21%。

    指南针营销策划机构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当中改善型需求客户占据了市场主体,新政的出台,意在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打压投资投机型客户,但同时对于当前市场上真正的需求主体——自主、改善型需求客户,影响无疑也将更加直接,政策规定,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改善型客户当前状态承压程度较大。同时,以解决住所为目的的需求仅次于改善型需求客户,可见,市场上刚性需求仍然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宏观调控之下,客户对新政存有较高预期,观望态度浓厚,由于政府针对房价持续不断地飙升进行了一系列重磅打压,使买方对房价调控产生了信心,多数购房者认为半年后即为合适的购房时机。

    2、市民买房向新城区转移

    调查显示,31%的人期望购房区域在甘井子区,16%的人选择金州,15%的人选择高新园区,26%的人期望在大连市内三区购房,市民已因为价格和规划等因素逐渐接受新城区。

    指南针营销策划机构分析:甘区作为承担大连市刚性需求的主力区域,在本次调查中依然当仁不让地显示出了其主力地位,受益于区域内部相对成熟的居住配套和较中心三区低廉的成交价格,受到了大部分以解决住所、结婚等为目的和改善居住环境客户的青睐。

    凸显出主力地位的区域还有高新园区,由于其产业拉动经济的本质特征,高新园区在有稳定客户群的同时,还吸引了部分投资客的眼球,投资客户在高新园区的比例甚至超过了传统投资客会集的中西沙三区,分析原因在于高新园区目前供应多为小户型,由于其保值增值性强,套现较快,可以实现较快回款。

    新城区受益于政府全域城市化的高调宣传及区域内的规划利好,新政前后客户表现稳定,新政的出现对新城区房地产市场虽然有一定影响,但客户对新城区较高的后市预期与新政影响正负相抵,表现影响不甚明显。

    3、二套房贷影响七成“改善型”

    按照现行新政的划分标准,除27%的市民没有住房外,调查样本中,73%的人表示被划分为一套以上的住户,而其中26%的人有两套及以上的住宅。

    此次国家4·15新政,到底限制了谁?数据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前政策对房市影响的主要方面正是那些准备购置二套房的人。 10%的首付提高,并不能阻止投资者的脚步,那些投资者在新政出台后,可迅速在二级市场抛售房源以套现,等市场好转时再次出手,新政短期内将这部分需求彻底打压,而那些有一定资本且已有一套住房的客群,往往成为“大众化炒房”的主推手。

    房价认知趋于理性化

    仅有13.9%的人认为政策会导致房价逆转,超过八成市民对楼市后市仍然抱有乐观的态度,由此可见,消费者对房产保值增值的态度大大强化。在态度乐观的消费者中,近六成网友认为短期房价会降,但长期仍上涨;29.4%的人认为房价会呈放缓上涨之势。指南针营销策划机构分析:新政调控下,消费者对楼市未来价格发展趋于理性化。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北京公租房不排斥有车族 基本可拎包入住
下一篇:律师向发改委举报开发商违规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