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下半年楼市硝烟再起 开发商降价?角力加剧?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0-07-24 00:00: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752

    自4月新政出台以来,对内地楼市强有力的政府调控效果显著,往年同期火爆的楼市不复存在,各方在博弈中选择观望。多方论调交战不休,甚至引发了“拐点到来”的惊呼。然而,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拐点似乎仍是未知之数,但可以确定的是,量跌价未跌的胶着局面已然确定。 

  根据以往经验,新政后3月,是新一轮变化的重点预测期。

4月调控经过三个月的多方博弈基本进入稳定期。未来楼市的走向和政府的心理动态,在七月初这个时间段,显得尤为重要。知名房产网站爱房网研究了2010年下半年内地楼市动态: 

  楼市调控必将继续,新政出台指日可待 

  据爱房网的数据显示,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市商品房成交量从新政前的8000-9000套下调到了新政以后的4000余套,5月份为4028套。尽管如此,房价仍没有发生太大的调整。5月份普通商品房均价为23140元/平方米,6月份普通商品房均价为22310元/平方米,而3月份预售商品房均价为22885元/平方米。北京5、6月份预售商品房均价没有发生幅度性调整。 

  “新政之后,其实房价并没有大降,这与国家调控的初衷是不符的,所以我预测下半年楼市调控肯定还会持续。”爱房网资深分析师认为,从长期来看,政府会加大保障房力度和进行土地变革;从短期来看,政府会延续此前的调控。而随着房价下降预期加强,开发商也不会持续硬扛房价。 

  同时,分析师也表示,目前,尽管房价下降幅度有限,但下降必然是大势所趋,房地产市场已经重回深度调整通道,消费者继续观望乃至弃购,市气持续低迷,成交量加速下降,甚至不少楼盘出现了“零成交”。基于种种信号来看,中央政府在今年内几乎不可能改变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和目的,因而房地产调控政策也不可能有大的改变,调控可能还将深化,政策效力还将持续发酵,进一步影响房地产预期。 

  “量为价先”,房价下跌滞后期预测达3月 

  从爱房网全国数据库中可以看到,4月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5月30个重点城市总成交面积几乎全线下滑,跌幅近半;6月在此基础上,北京、天津等多数城市楼市成交量仍继续下滑,但上海、南京等部分城市止跌回升,成交量仍处于低位。楼市调整进入胶着僵局。 

  按照楼市“量为价先”的规律,“量跌”到“价跌”的滞后期至少3个月;在价格联动中,一线城市降价扩散到二三线城市,也需要1-2个月。爱房网资深分析师表示,对于开发商来说,降价不仅仅是一种简单促销的手段,而应该是综合考虑下的必然选择。在政府不断的强有力的政策调控下,降价作为政府调控的目的必然成为最终结果,而各方特别是消费者紧张观望的僵局,从侧面也反映了消费者对房价下跌的必然信心。 

  事实证明,在政府意图较为明确的楼市调整过程中,谁先降价,谁先受益。比如两年前,楼市因政府宏观调控进行市场调整,万科率先在长三角及广深等地掀起降价潮,结果该公司在全国住宅市场所占份额比2007年增长了13%,并且在上海、深圳等9个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均排在首位。其他追随万科降价的大开发商,市场占有率也有所提升。还有,新“国十条”出台后仅仅不过20天,恒大地产即在多个城市进行八五折降价营销。2008年秋,正是同样力度的促销令恒大度过了“上市之劫”,这一次,恒大急于成为降价“领头羊”,显然是为先发制人,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变数依然存在,消费者开放商角力未消 

  但分析师提醒大家,近几日房租暴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预警信号。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以来,随着住房销量的大幅下滑,房租却在较大幅度地上升。这就意味着,住房需求的刚性矛盾更加突出了。房价下降和销量下滑,并不是市场内在因素而是政策外力的强制作用的结果,住房消费在外力的作用下被非理性地抑制了。长此以往,消费者与开发商的利益博弈,会最终以消费者的无力长期对抗而宣告结束。更重要的是,房价下降和房租上涨同步出现,会向市场传递出错误的信号,即投资房产的获利空间很大,从而变相地鼓励投资者、炒房客投资住房,使供求关系更加紧张,房价调控难度更大。 

  而不可否认的是,与上轮宏观调控相比,在经过了去年的“大牛市”后,不少开发商的资金更为充沛,准备也更为充足。但在政府基调已定的情况下,大局观远比目前利益来的稳妥,“主动跟进”也远比“对抗”来得更为积极有效。与其殚精竭虑地与购房者在高房价上进行博弈,不如适度降价以换来资金的快速周转,从而购进价格已下跌的土地资源。因此,爱房网分析师建议开放商不妨放开思维,在政策的范围内有效降价处理,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收益。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楼市鲜闻地王声:暂时蛰伏还是真的消逝
下一篇:楼市胶着,人心“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