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进入9月,有关楼市回暖的消息接连呈现,眼下,房地产市场似乎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有关各方正面临复杂抉择。房地产商是降价还是提价?购房人是观望还是出手?调控政策是放松还是加码?不过,在“回暖”这一敏感词刺激着各方脆弱神经的同时,我们有必要追问一句,楼市真的回暖了吗?
笔者看来,所谓“回暖”,更多的是一种假象,是利益集团炒作、媒体盲目跟风和消费者恐慌情绪共同制造的一个幻景。
其一,交易量回升是开发商“以价换量”的结果。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涨幅比7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价格仍呈下跌态势。以笔者所在的天津市为例,2010年8月新房成交面积81.41万平方米,环比7月增长11.19%,成交均价9526元/平方米,环比7月却下降了4.29%,可见交易量的上升是开发商降价促销的结果。实际上,价跌量涨也是人们普遍愿意看到的结果,如果房价能够下降一半,成交量或许要翻倍,我们期待着这样的“回暖”。
其二,成交量环比上升,是建立在前期较低指标的基础上。以天津二手房为例,今年4月至8月,成交套数分别为9144套、4744套、4607套、4505套和5361套,尽管8月环比有所回升,但与4月相比,仍然不到后者的60%。8月之所以能有所回升,与此前几月成交大幅下滑有关,从5月开始,成交套数就已被腰斩,此后几月连续阴跌,8月的小幅回升,可视为正常波动。
其三,成交量的回升背后存在需求结构的改变。据天津一些中介机构介绍,目前市场主力交易人群是刚性需求客户,房型方面则是总价较低的中小户型最为热销,而投资投机性购房者则因成本和市场预期等因素,出手相当慎重。可见,成交量回升的背后是成交结构的趋向健康,房地产市场在国家“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引导下,正在远离投资市场特征,回归消费市场本性。以自住需求为主的成交量的提升,有助于房价趋向平稳。
其四,“回暖”恐慌的出现,背后存在着利益集团推动和媒体盲目跟风炒作的非理性因素。记得5月初,“新国十条”出台不久,媒体爆出了“北京房价一周下跌近8000元/平方米”的爆炸性新闻,事后证实,那是由于新政影响下北京新开盘项目大幅减少,位置较远、价格较低的项目集中成交拉低了整体成交均价所致。当前,这样似是而非的新闻在媒体上不时出现,成交回升、新盘“日光”等消息就不排除有断章取义、跟风炒作的因素,而能量巨大的房地产商等利益集团释放虚假信息、误导媒体公众的种种行为也是屡见不鲜。
值得注意的是,一边是“回暖”消息甚嚣尘上,另一边却仍有呼吁放松调控的声音频频出现。如果楼市“回暖”,又何需放松调控?看来杂音背后必有玄机。呼吁放松调控者的主要理由是担心影响经济,房地产拉动经济俨然已成不需证明的真理,然而,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的是,“房地产拉动”不等于“高房价拉动”。房价下降,交易量上升,只会压缩房地产商利润空间,而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如果使房价回归到合理价位,保证大多数普通民众买得起房,保证交易量维持适当水平,这同样能够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而且是效果更好的拉动。相反,如果房价长期脱离普通民众支付能力,那么,房地产市场将逐渐挤出自住需求者的参与,使楼市交易者中炒房者比例越来越大,买房只是为了转卖,这反倒会削弱房地产对家电、家具等诸多行业的拉动作用。而且,房价过高还将对居民其他方面消费需求造成抑制,产生拉动内需的零和效果。
应该看到,尽管经济发展面临一些两难局面,但2010年毕竟不是2008年,此轮楼市调控绝不会半途而废。一是形势不同。2008年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因全力保增长而“误救”了理应经历一次调整的中国楼市,但现在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总体形势良好。二是政策重点和力度不同,此轮调控抓住了“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这一要害,命中了近年来房价疯涨的病根,并且用了史上最强的政策力度。三是政府决心不同,“新国十条”出台以来,从国务院到各部委,始终坚持一个声音说话,近来每有各种杂音出现,各部委都第一时间进行澄清,调控决心可见一斑。四是舆论环境不同。经历了2008年的曲折调控历程,当前社会舆论对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甚为敏感,如调控出现松动,将引发社会舆论和公众的不满,也将极大地损害政策公信力,国家有关部门必然十分慎重。
前两年楼市低迷,有人呼吁“买房就是爱国”,而在当前楼市调控的关键期,我们则应强调,坚持调控就是爱国,保持信心就是爱国,不炒房就是爱国。相信只要保持政策力度,房价的合理回归必会到来。
上一篇:开发商坐地起价 楼市二次调控临近
下一篇:评论:负利率之下 楼价不得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