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调控措施过于温柔,难以撼动土地经济;但是用力太猛也可能伤及自身,加重病情。根本之计,就在于着力破除土地财政,走出过度依赖房地产经济的阴影
随着多部委打出楼市二次调控组合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11个城市相继出台了住房限购令。有消息称,有的地方因此出现了恐慌性退房现象。
楼市消息向来传言多,“放气球”情况也多,有必要以冷静、谨慎态度辨识看待。就拿这则流传甚广的关于出现恐慌性退房的新闻来说,报道语焉不详、数据单薄,很难让人确信。
由于各地出台限购令多有“半夜鸡叫”之嫌,而且措施表现为明确禁止的“一刀切”,自然有些购房者不幸掉入调控红线,或者产生退市继续观望心态,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退房和取消预购合同等情况。此外,也不排除有人想通过退房或更改合同等方式规避政策。例如有人在自己名下已有多套房,又在办理购房手续,限购令出台后,难免会花心思试图绕开政策限制。基于上述现象,眼下退房的人肯定有之,但这里头有多少属于恐慌性退房的实际上并不容易统计。
这一方面表明,在新一轮调控面前,部分购房者可能开始产生动摇心态;另一方面却也说明,各地出台限购令事起仓促,导致部分购房者无从“过渡”,只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于这轮楼市调控的政策效果,目前仍无法下明确结论。但有一点,中央和地方在楼市问题上存在若明若暗的博弈态势,至今仍未形成调控合力。这是楼市调控的软肋,不是那么简单可以化解的。
这番二次调控非常严厉,甚至祭出了官员问责制,因此地方上不能不有所表现。但要看到的是,在眼下这种情形下,房价走势已经不是宏观调控可以随意左右。换句话说,政府和老百姓都不能承受高房价的压力,但是同样也难以应对房市崩盘垮塌的后果。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然而房价暴跌必然也会给经济带来深重影响。这是当前房地产市场最令人无奈之处。
也因如此,政策层理应明白治楼市如烹小鲜的道理。调控措施过于温柔,难以撼动土地经济;但是用力太猛也可能伤及自身,加重病情。根本之计,就在于着力破除土地财政,走出过度依赖房地产经济的阴影。做不到这一点,就只能眼巴巴看着楼市水涨船高,一竿子打翻整船人了。而对于购房者来说,无论楼市政策如何变动,都有必要认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并以此作出合理选择。
上一篇:加息震动调控中楼市 开发商或面临新一轮洗牌
下一篇:“限购令”或是房产税过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