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据新华社12月5日电 在目前我国住房市场房价高企、不少群众盼安居的背景下,在桂林市区内的骖峦、锦绣乐园两个小区内,却有64套政府“安置房”近10年来一直无人居住。
桂林市房产局公房管理科的一名姓周的负责人表示,10年前桂林市搞旧城改造,需要搬迁一些居民。政府就选择了环境和户型均较好的小区供拆迁户选择安置。“这些空着的住房就是安排给滨江路街景改造项目的拆迁户的。”
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些空房的“房主”目前仍在原址不肯搬迁。这些“钉子户”有的是特困户、有的是关系户、有的是领导亲戚,他们在那边“钉”着不拆迁,这边准备好的安置房也只好空着,谁也不敢动。
多位坚持不搬的住户认为:“早在1999年4月,我们就把购房预付款交给了桂林市房产局,但政府不给发房产证,我们就坚决不搬。”
据桂林市房产局负责人介绍,1999年,桂林市房产局确实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收取了滨江路80多户公房住户的部分房改预售款。但在审查中发现,由于已经确定这部分直管公房属于拆迁范围,不允许出售。因此,拒搬户提出的要求是就地房改,将房屋性质由公有房改成私有住房,这明显违反了国家政策。“我们无法办到,也就不可能给他们办房产证。”
桂林市秀峰区一位政法干部透露:拒搬户在对付强制搬迁越来越有“经验”,一是采取措施不断集体上访,造成“法不责众”的印象;二是拒搬户采取手机联系,平时分散在多幢楼房,一旦发现强制执行,就遥相呼应,并多次打出“政府强行拆迁违背民意”“誓死捍卫我们的权益”等横幅,并煽动周围群众围观参与;三是拆迁户故意留守了多名70岁左右的老人,让执法人员有所顾虑。
桂林市一些群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一些‘太平官’来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这起久拆不下的‘破烂楼’已历经好几任市领导了,谁都是能拖就拖。这起拆迁案已成为考验当地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风向标了。”
记者多次通过各种渠道与桂林市相关政府联系,但市委市政府领导均以“事情较为敏感”“牵涉问题重大”等方式,拒绝接受采访。桂林市房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都是国有资产,浪费就浪费吧,这是上级领导们的事,我们也无可奈何。”
上一篇:审视中国房地产的未来发展
下一篇:16家央企开发商获贷款支持 非主业央企被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