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进入12月,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恢复量价齐升状态,“天价地”卷土重来,虽然国土部为此紧急发出“坚决抑制地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但不到两天,一些地方就再度诞生新“地王”。有机构预测,明年全国房价将涨15%-20%,有开发商更放言,未来10年房价都不可能下降。
在经历最严厉调控之后,2010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热收官,甚至再次向着越调越涨的方向发展。人们开始讨论,市场对调控有了“耐药性”,新一轮更严厉的调控措施是否有必要出台。但显而易见,眼下继续保持调控“高压”态势、“多管齐下”态势固然十分必要,但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更多还是在房地产市场之外。当既有调控措施效果减弱,连土地和信贷两大调控闸门都没能起到明显效果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多地从发展模式、居住模式和社会心态上寻找越调越涨的根源。
在中国,似乎没有别的东西比房子更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正所谓“控制通胀就是控制房价”,在境内外热钱汹涌、国内通胀预期浓厚的大背景下,决定房价涨跌的核心因素是货币总量,而非市场供求。众多家庭之所以竭三代之力为子女买房,众多老人之所以认为帮子女买房不算“啃老”,并不只是因为对独生子女特别宠爱,更不是因为现在的丈母娘们特别厉害,而是面对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收入增长率跑不过房价、利率又跑不过物价的无奈,买房成为普通百姓平复资金购买力贬值恐慌、保值家庭财富、保障未来幸福的基本手段。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我国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地,人们还在观望,对之建立信任还需要时间。
在中国,似乎也没有别的东西比房子更与地方财政紧密相关。虽说中央所有调控措施都要求地方政府去变现,但只要财税体制改革一天不进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一天不匹配,“唯项目、唯数字、唯政绩”的考核模式一天不改变,土地财政就始终是各级政府官员案头最重要的概念。不要说地方政府逐利,少数官员借地、借房自肥的现实,让人们对地方政府下决心调控房地产市场,而不是继续推高地价缺乏信心,就是地方政府本身,除了卖地,还有什么方式支撑长远发展,现在也难有明确答案。
在中国,似乎更没有别的东西比房子更能影响公众情绪,拨动“公平正义”的敏感神经。一方面,多年前那场“公房”一夜间变成“私房”的房改,虽然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中国所谓全球第一的住房自有率(85%),却没能给人们带来长久的幸福感,相反,“居住必买房”的固有观念和房价、房租的打滚上涨,拉大了财富落差,加剧了青年人群的急躁、不平与不满,似乎大学毕业不买房、结婚不买房就会迅速变成“相对穷人”甚至“绝对穷人”。另一方面,虽然现在“居住问题不可能靠纯商品化方式解决”、“发展保障房让人人有房住”已成为社会共识,但保障房建设力度并不乐观,保障房分配中的不明不白,如“经适房申购者九成系公职人员”之类的新闻更极大消解了人们对保障房的信心和期待。
实际上,在中国,人们怎么看房子、是不是疯狂买房子、会不会拼命抱怨没房子,很大程度上与单纯的“住”无关,而与人们怎么看“发展”、怎么看“政府”、怎么看“分配”、怎么看“保障”有关,房地产市场成了各种社会矛盾、各种不合理现象错综交织的节点。2011年,“调控”恐怕依然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题,而调控的深度、改革的力度、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决定了调控效果,也影响着社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