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广州“三旧”学学纽约宁改勿拆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1-02-25 00:00: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770

      近日,广州市建委访问团趁赴美参加“2011年可持续交通奖”颁奖礼之际,专程到纽约学习城市管理的种种先进经验,羊城晚报记者是随团成员之一。前一期“双城记”为广州街坊介绍纽约交通解围之道,本期将剖析纽约如何进行旧城改造……

  在闹市“石屎森林”中间,横空架起一条高架路,不稀奇;但是,假如这条高架路变成了一条各种花卉烂漫生长、供世人休憩的空中花园带,就是稀奇事。在美国纽约市最繁华的曼哈顿岛上,就有一条这样2.4公里长的“高架桥公园(High Line Park)”,它的前世是一条铁路。

  一般来说,废弃高架都难逃被拆的宿命,但在纽约,经过15年争议,这条高架铁路得到重生,被改造成空中公园,成为纽约人散步、聊天和俯瞰街景的胜地。与之一并重生的,还有与高架铁路共生共荣共衰的曼哈顿下城。

  高架桥公园的改造,正是纽约市旧城改造的一个缩影:宁慢勿快,宁改勿拆,用后悔成本最低的功能置换法,对老城区进行优化和升级。这些宝贵经验,广州城是否有心汲取化为己有呢?

  跨域直击

  废弃铁轨变身高架桥公园

  2011年1月底,纽约正处于暴风雪的肆虐下。但在工作日的下午,羊城晚报记者漫步高架桥公园,依然看到不少人流连园中。ITDP(美国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的卢克·纳达尔告诉记者,纽约人已经习惯于每天中午在高架桥公园“放风”,“天气好的时候,老铁轨上的滑动躺椅更是人满为患”。

  “请你从高架桥往南看:这些棕黄色的房屋,都是在十九世纪建成的,当年大多数是工业厂房。”ITDP常务董事华特·胡克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由于食品加工业、工业逐渐退出曼哈顿,这一带越来越萧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的很多房子甚至被废弃,犯罪事件常常发生。变成高架桥公园后,吸引越来越多纽约人的同时,大家突然发现,旧厂房也是“宝”,越来越多的创意产业、画廊、个性购物商店、休闲娱乐场所在这里涌现,居民们逐渐搬了回来。曾经的“空心老城”,重新欣欣向荣,成为纽约最时髦的地区和产业升级的新孕育点,地价也跃居纽约地区的“第一梯队”。甚至大名鼎鼎的谷歌(google)纽约总部,也在2010年1月份正式落户于高架桥公园几百米外的第八大道111号。

  高架轨道是曼哈顿西部的一条2.4公里长的高架铁路线,在美国电影《蜘蛛侠》里,观众能看到这条高架铁路的身影。

  上世纪30年代,纽约市为了把牛奶制品、农产品和肉类等运输到这一区域的冷冻仓库和工厂里,修建了这条高架轨道,它之所以架离地面,是不想给日益拥挤的交通增加负担。它是一部活生生的纽约工业史读物,贯穿曼哈顿曾经最有生命力的三个工业区。1980年,在最后一列货车通过这条铁道后,这条铁路线被彻底废弃。

  没有了“主心骨”产业的老工业区,逐渐成为城市的“骨疏松”空洞。即使是在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即使距离大名鼎鼎的华尔街只有2公里之遥,也改变不了这一带越来越萧条的命运。

  2006年,高架轨道开始向公园变身。第一部分从Gansevoort街至西20街,长0.8公里,2009年6月9日建成开放,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开园仪式称它是“献给这个城市的特殊礼物”,公园局局长贝纳培更将其称为“巴比伦空中花园”纽约版。预计今年春天,二期工程的从西20街至西30街的800米新公园也将建成开放。

  从喧闹拥挤的商务楼、商场中拾阶而上,一下子便置身于高架桥公园,闻着花草清香,鸟瞰曼哈顿街区和哈德逊河,远处是曼哈顿最高的帝国大厦,甚至美国的标志自由女神像也可以看到,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得到好处的纽约人越来越支持高架桥公园。不久前,公园的最后一期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也已经通过审批。

  通过随处可寻的阶梯或者电梯,羊城晚报记者很容易地从地面上至高架桥公园。在这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景。

  据了解,设计师们发现,因为铁轨穿过的街区光照、通风、土壤条件各异,其间自然生长的植被也呈现出规律性的不同。于是,一个田地建筑的概念横空出世。景观设计师们不但没有引入新的植被,反而放手让原有的野花野草在石缝里自然生长,只是间中铺上木质地板方便行人散步。

  设计如此精致的公园,耗资是否巨大?对纽约人来说,不算贵。修建工程首期投入1.52亿美元,主要用于改造桥梁,整饰费用很少,而纽约在建的地铁线,平均每公里的建设成本就高达15亿美元,还不包括拆迁成本。高架桥公园的投资不仅来自政府,还有近5000万美元来自社会捐助,政府相当于只用了1亿美元就完成了整个一期改造。

  高架桥如何逃脱被拆命运

  让人心旷神怡的高架桥公园,如今得到无数赞扬,但是,谁曾想到,自上世纪80年代正式“退役”后,高架桥一度成为附近居民的“眼中钉”,不少人希望将它拆毁。

  然而,高架桥的命运于1999年发生转机。那一年,作家戴维和画家哈蒙德在一次社区聚会上相识。通过交流,他们发现彼此都想要拯救高架桥。此后,他们发起成立一个名为“高架桥之友”(FHL)的组织,立志将高架桥打造成一个带电梯的公园或绿色走廊,希望在保留遗迹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2001年,高架桥再次面临遭拆毁的命运。消息一出,“保桥派”居民提起诉讼,法庭最终判处“保桥派”一方胜诉。高架桥转危为安。布隆伯格回忆说:“10年前,有人将这座废弃的高架桥视为眼中钉。幸运的是,也有一部分人一直关心它。”后来,FHL终于说服市政府实施高架桥改造计划。

  2002年FHL的这一使命得到了纽约市的支持。2005年CSX运输公司将High Line在30号大街以南的地带捐献给了纽约市。公园修建工程2006年启动。“高架桥之友”牵头筹集了4400万美元,占总投资的1/3。

  他城良方

  尊重旧城不轻言大拆大建

  老工业区再次焕发新生命

  像高架桥公园这种变废为宝、不轻言大拆大建的做法,在纽约市的旧城改造过程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高架桥公园所在的地区,在“变废为宝”的指导思想下,一片片逐渐焕发生机。

  ITDP常务董事华特·胡克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纽约在老城区尽量不拆老房子,也不准业主改变外貌,除了翻新之外,只能通过内部装修改造进行功能置换。即使是新建房屋,政府也要求开发商遵循周边旧楼群的建筑风格,“比如要遵守曼哈顿的标志色———土黄色”。

  在高架公园的地面,羊城晚报记者参观了被称为“饼干工厂”的创意休闲区。走进晦暗的走廊,只见头顶是密密麻麻、黑铁铸就的水管和热气管,处处泛出浓浓的工业味道,甚至连走廊边的凳子都是石头制成,更不要说工业时代的煤气灯架,直到今天依然发出光芒,只不过被电灯泡取代。而当年冷冰冰的工业线厂房,却内涵大变:温暖的意大利餐厅、惬意的小咖啡馆,装点着各种卡通头像的蛋糕店,各种新奇物品的售卖店应有尽有。

  约翰是ITDP的另一位负责人,他介绍说,纽约对老城区的改造,不是一拆了之,而是尽量保留原状,并做内部改善,有些建筑实在是“拿不出手”,就在屋顶加建一些小房子,让建筑群落很好地衔接在一起。这个曾经的饼干工厂,如今已经变成了电视工作室、设计师工作的时尚区域,虽然看起来还有工业化感觉,但是里面已经变成了高端购物区和创意产业区。

  “曼哈顿的旧城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华特补充,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曼哈顿就开始着手改造旧城,直到现在还在改造,政府用的方式也是“搞试验田”,比如说也曾经在曼哈顿开发过一个大地块的“超级街区”———第九区。但是,由于路网相对比较稀疏,购物、休闲都不方便,所以“超级街区”思路被市民否定。“第九区”倒是成为美国电影《第九区》的“灵感来源”:在影片中,第九区是外星人难民的集中营所在地。

  广州思考

  人民路高架桥白天鹅引桥

  与其拆除不如改造成公园

  广州,是否能从纽约的高架桥公园中得到灵感?眼下,“三旧改造”正在城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ITDP一位常来广州的工程师告诉记者,他觉得广州最合适做改造的地方,就是人民路南段高架。

  作为全国第一条城市高架路,人民路高架曾经对广州的交通和经济发展,尤其是缓解广州中心城区南北向的车流,起到过极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解放路、镇安路、康王路等一系列南北向城市干道的开通,人民路高架到底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一直是坊间探讨的话题。

  2006年,广州市政部门明确表示,随着整个广州的交通发展理念向着以下沉穿越式为主,在康王路北延线下穿流花湖隧道打通以后,考虑到人民南一带商业圈的重新振兴,同时保持老城区交通的畅通,将把中山路以南的高架桥拆除,以重振人民南路和西堤一带昔日的商业繁华。而东风路与中山路之间的人民路高架部分,出于缓解交通压力的考虑,则将继续予以保留。

  春节后,因技术和亚运原因停工大半年的流花湖隧道将复工,争取今年年底能够完工,使康王路能直通流花路,远期到2013年,这条隧道还将继续向北延伸,连通康王路和广园西路。

  康王路隧道的通车之日,是人民路南段高架被拆之时吗?

  这位常来广州的ITDP工程师说,他希望广州能换一种思路。“人民路高架桥所在的老城区,绿化面积少得可怜,由于生活环境不好,周边的老屋业主大多数都另择新区居住,把老屋很便宜地租出去,房屋多年失修、残旧不堪。如果高架桥弃用,不是被拆除,而是改成高架公园,等于在天空中‘造’出一个新的公共绿化休闲空间,这不仅对地面的商业区没有影响,反而是锦上添花。咖啡馆、冷饮点也可以走上天桥,市民逛街累了,可以上高架坐坐看看,喝点东西聊聊天,这种复合新颖的城市空间,对老区的复兴而言,有百益而无一害”。

  除了人民路高架,曾多次被诟病的白天鹅宾馆沙面引桥匝道,也被专业人士“盯上”。

  白天鹅宾馆位于沙面的专用高架车道,飞跨珠江水面,近年来,希望拆掉引桥,还市民完整白鹅潭美景的声音此起彼伏,曾有规划人士直接指出,沙面在上世纪70—80年代,修建了一些与沙面文物建筑和景观风貌不协调的设施,特别是白天鹅宾馆引桥匝道。2008年,荔湾区政府证实,沙面白天鹅宾馆的引桥(专用高架车道)将被拆除。

  除了“拆”,匝道是不是可以由专用车道变成珠江公园呢?专业人士表示,如果将匝道变成公园,就好像人脖子上的绳索变成了珍珠链,不用拆除,就地改造,有碍观瞻的匝道转眼就能变成锦上添花的新景点,何乐而不为?

  “我们没有选择破坏宝贵史迹,而是把它改建成一个充满创意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公园,不仅提供市民更多户外休闲空间,更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利益”

  ———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首套房贷利率优惠难觅 银行放款按价排队
下一篇:经济型户型走进“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