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2011年年初楼市出台条例调控组合拳,由于去年末行情反弹,调控在市场预料之中。但政策,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却大大出乎业内预计,因此,节后楼市陷入冰点,交投极其清淡,买卖双方普遍处于观望之中。
目前,业内最期待的是三、四月的销售旺季:政策影响期过后,利空消化,冰封的需求会否像去年一样重燃吗?但此次调整大大压缩了有效需求,要像去年那样,利空出台几个月行情迅速反弹,可能性并不高。
销售旺季发展商回笼不到资金?楼显必会促销,楼市价格由此会进入拐点,进入下降通道呢?从香港、东京、新加坡等地的经验看,在经济上升,人口膨胀时期,房价均有过十几年的持续上涨期,期间政府屡次调控,房价也是愈调愈涨,但这个阶段过后,房价即调头向下,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下行通道。
支撑现行房价的,除了需求因素外,还有流动性因素,流动性过剩也是此轮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2010、2009年,货币发行量与GDP增长之间有30%的差距,过剩的货币不断伺机流入作为重要资产的房地产市场,因此,一旦此轮调控企业资金链发生问题,游资就会进行收购,从而引发行业的一轮收购、兼并热潮。
换言,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不通过大幅降价,企业仍可能解决现金流问题。在负利率的状态下,被压缩的投资需求,也会想方设法流入楼市,取得资金的保值增值。因此,行政调控取得的短期调控成果,需要市场方式进一步巩固。
上一篇:解读三亚版“国八条” 民生转型公租房
下一篇:住建部正催促各地出台房价调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