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开发商遭房贷“卡喉”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1-05-05 00:00: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760

  眼下,对于一些开发商特别是中小开发商而言,所谓调控政策已不再是什么紧迫的事儿了,相比之下,按揭贷款能不能批下来,才火烧眉毛。

  CPI再一次上涨后,存款准备金率又上调了。央行年内已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保持了“一月一调”的频率。而自去年以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0次,大型银行存款准 备 金 率 已 达20.5%的历史高位。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于房地产市场最直接的后果是,原本已经紧张的按揭政策,再一次面临“雪上加霜”。

  开发商遭遇按揭难

  “我们前几个月向银行申请了近1个亿的按揭贷款,可是最后只批下来了两千多万,现在资金流有些紧张,公司多次开会研究策略,鼓励客户一次性付款,能多给一些优惠。”郑州西区某楼盘营销负责人表示。

  “这是在把我们往死里逼。”一开发商对于银行按揭政策的无奈已溢于言表。而对于许多房地产企业来说,按揭贷款已经成为灾难,并且不知道这场灾难什么时候是个头。

  记者了解到,这种情况不仅仅只出现在郑州。日前,武汉、深圳、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部分银行停办个人房贷按揭业务的现象。

  据郑州一国有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准备金率的上调,导致部分银行开始调整信贷规模和节奏、审核要求提高,使申请房贷的客户排队等待时间延长,购房者感觉到办理难度增加,“停发”实际上多为“缓发”。

  数据显示,3月底,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75.28万亿,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之后,可大致锁定商业银行资金逾3700亿元。而在流动性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缓发”个人房贷反映了部分银行资金面的“捉襟见肘”。

  “以我们银行为例,今年全年新增贷款额度只有6个亿。”郑州一商业银行内部人士透露,这个额度,放在往年,最多只要一个季度就可以完成。“银行都在做转型,一些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回报比房贷高出不少,在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个贷业务肯定会逐渐转向收益率高的业务。”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郑州大部分银行的按揭贷款卡得比较紧,按揭手续越来越繁琐,审核也越来越严格,即便是通过了审核,按揭款也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到位。“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银行按揭贷款申请相对容易的银行基本没有。”上述人士坦言。

  额度有限导致“僧多粥少”

  “××典当,车房快贷3小时放款。”一则的士车窗上的小广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各种融资渠道的兴起,也从侧面反映了银行按揭贷款发放的困难。

  “我们银行不久前曾有一笔5000万元的贷款回收,立即引来数十家企业的争抢。并且对于一些合作的开发商,银行每个月只发放数百万元的按揭贷款。”某商业银行内部人士的一席话,体现了现实的残酷。

  能否从银行拿到资金,已经涉及房地产企业的生死与未来。

  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郑州楼市成交量持续低迷,与按揭政策的严格有着一定的联系。“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并不乐观,按揭贷款办不下来,导致了众多开发商销售进度的缓慢与停滞。”某业内人士表示,许多开发商就盯着银行的这一点点额度,按揭贷款的紧张已经让他们“头疼”。

  除了开发商,部分购房者也对按揭贷款的发放表示了无奈,几个月办不下来是正常的,甚至很多人因此而眼睁睁看着利率因新政上调,甚至有人因此选择退房。

  中小房企转向民间融资

  众所周知,对于万科、恒 大、保利这些大牌房企来说,并不太会受到按揭贷款的困扰,由于实力和信誉的原因,这些房地产企业和合作银行签的是年度合作协议,因此不大会存在按揭贷款卡壳的情况,销售进度也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但中小房地产企业却不得不面对政策的残酷。“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我们在河南市场已经投了6个项目,金额超过了4亿元。”郑州一家民营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而另一家来自北京的基金,短短三个月内,河南就有近30家房企上门接触,5个项目“进展顺利”。“据我所知,如今郑州房地产市场上有八九只房地产私募基金,其中大多数是由外来基金设立,但大多是很低调地运作,在多个市地都有投资。”河南省房地产产业商会秘书长赵进京说。

  记者调查得知,在当前政策严控之下,更多的私募基金开始窥视郑州楼市。比如一只来自上海的基金,对郑州投资计划高达40多亿元。此前,这只基金曾布局了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和众多基金一起推动了海南房地产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在中国做房地产企业其实挺难的,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并非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市场,政府政策的痕迹太重,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中原地产一名负责人表示,中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市场,而是政策。

  现实是残酷的。资本市场已经基本对地产企业关门,再加上银行信贷逐步缩紧,大量的土地储备牵制了开发商现金流,如今按揭贷款又被卡壳,房地产企业的日子已经越来越难。“传统渠道的融资越来越紧张,房地产商通过股权基金、信托等形式来融资,这或许是一些开发商最后的救命稻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社对记者说。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一房一价”剑指楼市“潜规则”
下一篇:首套房贷首付传提至五成 穗暂无银行提高首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