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面对充满乱象的房地产市场,人们曾经一度寄希望房产税的开征能为高烧的房市降温。然而,重庆、上海房产税试点百日余,却陷入尴尬境地。
截至4月底,上海市税务机关认定的应征税的住房2306套,从3月份上海首笔个人住房房产税缴纳算起,约20笔应征房产税已经缴纳,金额尚不及上海一套房的价钱。重庆前3个月共征收79万元,也是区区小数而已。一边是房产税的遇冷,一边是房价的坚挺,房产税究竟在房市调控中扮演着何种角色,能否在短期内“扩围”呢?
试点遇冷引来热议
房产税的试点目前处在“冰河期”,效果尚难以真正显现。这一现实的问题,使得更多的人士对房产税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唱衰”。
“上海房产税缴纳约有20笔,在上海这么大的城市,影响可见一斑。”接受本报采访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告诉记者。他并不看好房产税,认为房产税是针对少部分高端的人群征收的税种,而这少部分高端的人群正是许多城市发展要吸引的对象。地方政府往往采用减税或者补贴的方式来吸引这部分人群。此外,房产税征收渠道复杂,试点三四个月才征收了20笔,在整个城市税收中的占比相当有限,付出的努力较大而收益较小,地方政府对这一税种的积极性不会太高。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单单几个月的情况还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上海和重庆两地房产税试点入库税金较少可能与缴税的截止日期有关系。因为上海规定只要年末之前把这个税交完就行了。重庆规定10月1日到10月31日。如果说到明年还没有交今年的税就有问题了,估计大部分应缴税款会在下半年尤其是12月份交上。
看来,短短的百天,房产税试点的效果难以见分晓。然而,即便考虑到缴税的日期以及程序问题,仍然引发了更多的人们不看好房产税的试点,更谈不上全面开征。
“双重”作用未发力
房产税试点之初,人们就对房产税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以及推动财税体系改革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渠道的“双重”作用给予了厚望。然而,从这几个月的房市来看,房产税的这一疗效似乎并没有显现。
唐建伟告诉记者:“房产税对房价不起作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份房地产运行数据显示出重庆、上海的房价均没有下降。日前,上海更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回暖迹象,但是唐建伟认为,短期内上海房市的回暖不太可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仍然有待时间检验,仍需观察。
从寥寥数笔乃至不足一套房价的“入库”房产税,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当前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反映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初步显现,但是这也只能反映出房地产调控“组合拳”的效力,作为其中的一项举措,房产税难以撼动房价。财税专家也表示,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微乎其微。我国过高的房价,形成的因素相当复杂,并不是单靠一个税种的开征就能解决的。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需要房地产宏观调控“组合拳”齐发力、严落实、不放松。
财税专家一直强调称,房产税这一税种设计本身的目的是税制改革,而不是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也不是单为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房产税作为一种地方税种,客观上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破解土地财政的困局。
从目前上海、重庆房产税缴纳的情况来看,房产税的这一初衷也难以得到体现。即便在财税改革的道路上,房产税的开征也面临着众多的考验。
“扩围”尚未提上日程
就在房产税遇冷惹来争议的时候,日前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了2011年《房地产蓝皮书》,其中建议房产税试点在“十二五”期间应加快向全国推广。这种呼吁是基于如下考虑:开征房产税不仅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形成稳定税收来源,也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达到“削贫富差距之峰”效果。蓝皮书还设计了房产税税制内容的建议,包括房产税的征收宜从量从价综合征收,需对免征或起征点加以论证,各地情况不一,需要有所体现以及要考虑税收的使用等等,对房产税给予了期望。
这一蓝皮书的发布,推高了房产税“扩围”的呼声。由此也引来了业内人士把当前房产税试点不理想的原因归结于税制安排的不尽合理以及地方政府的执行不力等方面。如何改进房产税,是否应当把存量房也纳入房产税的征收对象,成为争论的一大焦点。
从政策层面上来看,我们并没有看到房产税短期内扩大的信号释放。今年“两会”期间,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目前推广房产税至全国范围内的条件还不成熟,要等到试点取得经验以后,这段时间仍需要积累经验,目前仍有大量工作要做。4月2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被列为2011年改革重点工作之一,但并未直接提及房产税。
不管各方对房产税“唱衰”还是呼吁推开,可以肯定的是,短期内房产税尚难以在全国全面推开。而至于存量房是否也将纳入房产税征收的范围,尚不得而知。而在房产税开征的同时,配套措施包括信息系统、征管环节的完善等等都需要紧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