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蔡为民:取消限购此其时?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1-05-18 00:00: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812


   近期有部分媒体以少数先降后涨之楼盘的顺销,发表楼市成交回暖、价位转趋坚挺之论述,但这与当前市场走势落差颇巨。

   卖掉东京曾经可以买下美国!    

   事实上,只要限购令持续,每有进场者便意味着需求量递减,从而使得买气难以凝聚,导致价位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作战略、技术性微幅上调,以刺激为数不多的购房者进场,如果这也能解读为“房价回升”,那岂不是在说明政策不给力,及呼唤新一轮调控的出台?

   众所周知,限购使“买得起的不能买,可以买的买不起”,等同人为驱逐市场需求,目的在于防范热钱袭扰、牵制房价滞胀及疏导资金流向,进而逼迫开发商在“硬扛等死”与“抢先降价”之间作出选择。

   之所以如此强硬,说到底,在于避免日本房产泡沫之“消失的十年”在中国重演(详见上期)。当时的日本也有今天与我们同样的困惑及“骄傲”——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美国、皇居房地价超过加利福尼亚一个州!那段“荒诞岁月”的极端例子,是北海道偏郊一块原本15日元/平米都乏人问津的土地,竟在短短几年内炒作到15万日元/平米,涨幅1万倍!而类似案例不胜枚举,此为中央此番看似欲置房产于死地之主因。

   限购令将陷“父子骑驴”之困境

   惟以现况观之,楼市需求日趋枯竭,已使开发商面临另类“黑字倒闭”(资产大于负债)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一季度,136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房源库存金额达9865.14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40%!说明情况渐趋恶化与危急。
    
   此前便有发改委官员不无担忧的表示,一旦取消限购令,势必带来房价的报复性反弹!这说明中央清楚知道,目前房价相对于通货通胀所呈现的贬值状态,是被限购令强力压制的结果,一旦松绑恐将失控。但值得关注的是,政策不断打击的后遗症,是使充沛的货币流动到处泛滥成灾,毕竟资金需要流向,这就令中央陷入“压下葫芦浮起瓢”的两难之中。
    
   尤其需要看到的是,限购已使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倍增,“灾情”可谓惨重。以上海为例,4月份土地出让金创近两年新低,住宅用地之楼面价环比缩水七成有余,而其成交量亦破5年来最低纪录。在此困境下,部分地区对第二或第三套认定标准从宽的作法,也就不足为奇。


   限购令应设退出机制


   凡此种种若持续而不设“停损”,将十分不利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乃至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且使后续倍增式报复性反弹机率极大,更丧失政策保护房地产稳定、有序成长的原始初衷。

   因此在我看来,限购令实施百日,已成功的让疯狂的楼市快速冷却及恢复理性,俟房价挫跌10~15%之后,堪称完成阶段性任务。接下来必须开始思考、设定限购令的退出机制,予以有条件松绑,还市场本色,让原本过度沉淀在商品住宅这个池子里,目前正不断向外翻腾、涌动的资金寻找其他出路,以免其如洪水猛兽般,殃及其他产业的正常运行,进而尽速结束楼市观望,否则假以时日,政府恐怕也将面对“全国到处烂尾楼”与“房价报复性反弹”的艰难抉择。


   商业地产减半收税,可解住宅之围
 
   欲达到资金分流之目的与效果,办法其实很多,我且抛砖引玉。


   首先,全国铺开房产税,且不分存量及增量房均予征收,使消费者观望失去效益与意义。其次,可考虑放开商业地产的使用年限(与住宅同为七十年),及减半征收税费,如此可促使资金更愿意进入相对无关民生、自负盈亏之商用地产领域。乃至参照香港 “额外印花税”及台湾“奢侈税”做法,降低商品住宅投资、炒作之获利空间,确保多数的购房系以自住为主,均为可攻错的他山之石。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李战军:针对开发企业的惩罚性规定在制造更大不公平
下一篇:北京二手房交易冷清 或创10年价格连续回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