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房价假摔还是调控失准
2010年4月17日,为了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发出通知,提出了十条举措,被业内称为 “新国十条”。“新国十条”除了重申提高第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外,还首次提出暂停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成为此次调控的新亮点。
自2005年以来,国务院共发布了四个文件调控房价。其中“国八条”、“国六条”、“国十五条”等文件中,都只是说“稳定房价”;2009年12月的 “国四条”中首次提出 “遏制房价”。此次,“新国十条”为“遏制房价”又加上了一个形容词——坚决。因此,此次调控也被称为 “史上最严厉调控”。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北京3月份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9679元,环比2月份下降了26.7%。
按道理,接近30%的环比跌幅应该很明显被感觉到,但多数普通市民并没有明显感觉,甚至有人感觉房价依然在涨。于是,一些人认为房价假摔,市场上对此也有传言,是相关部门限制了高端住宅项目预售许可证的发放,从而导致均价的大幅下滑。
其实,这不是预售许可的问题,而是限购令让高端置业者丧失了买房资格。
此前许多城市都出台了限购令,但这些政策之间存在差异。从政策打击的准确度来说,长沙限购令最为合理。与其他城市不同,长沙限购令限的是主城区90平方米(含)以下新建商品房。
房地产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投鼠忌器正是政策调控的最大难点,而长沙的限购令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普通购房者对应的90平方米及以下的房产限购保障了供应,同时,放开高端商品房,引导资金流入高端房市。如此政策,既可以保证社会稳定,又可保证经济发展。也只有如此限购,数据的起伏才会和普通市民的感受趋于一致。
而北京等地的限购,其最大的副作用,则是在解决普通民众对住房需求的同时,会误伤高端置业群体,损伤房地产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杀伤力虽大,却有失准确。当然,深圳、上海等城市也一样,房价并不一定是假摔,而是政策失准。
中国产经新闻报
房价真跌或在第二季度
继去年4月17日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又称“新国十条”)开始,中央已接连掀起三轮房地产调控。在限购令、限价令、限贷令、加息、税收、行政等一系列政策作用下,近期多地房地产市场频频释放出房价松动信号。
多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决心坚定,并继续施压房地产行业。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出现政策松动等情况,楼市的降价窗口很可能会在第二季度到来。
上一篇:国土部地价监控细化至县城 若异常须一律上报
下一篇: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创28个月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