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政府要对房价动真格 发展商消极变通求防身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1-06-03 00:00: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732

    “现在并不是我们想不想卖的问题,是即使卖出去了但价格让政府不满意也没用的。”有发展商跟南都记者私聊时透露,“有几套顶层复式之前我们早就成交了,客户签了合同交了钱,可递件到国土部门根本没办法备案登记,因为成交价格是3万多/平方米,超过了片区指导价不给过户,商量沟通了很久也没用。我们只能跟客户说要取消合同,但客户不干啊,就是要买坚决不退房。于是只能一直拖着,到现在都一两个月了,还不知道要怎么处理。”

  当时南都记者很想说一句:那你们就把价格降下来成交再去备案呗。回头一想,发展商是商人,让商人把已经能顺利卖出了10块钱的东西收回来,再用8块钱卖出去那肯定是相当困难的。正如深圳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高海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资本本来就是趋利的,在如今一纸限价令下,出现了发展商们取消精装修、拉大或拉小价差等各种应对行为,虽然不值得认可,但也不能就直接指责其完全不对。

  政府动真格了,发展商跟着变通

  南都记者从近日多方摸底市场情况来看,表面上是新盘都被严格限价,成交数据也显示全市新房均价已经下跌三成,但在这些“可喜”的现象背后,却还隐藏着惜售、延售、停售等可能导致房价反弹的因素。

  别墅单位被停售似乎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有发展商对南都记者说:“最早是在今年3月份开始政府就找我们去谈话了,虽然没有明令禁止说不让你卖,但意思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就是要把统计数据上的成交价格降下来,高端项目都不希望有成交。”“那如果你们坚持卖了呢?”南都记者问。对方笑答:“卖了肯定是要被警告的,而且也不会给你备案啊,何况在这个节骨眼上政府是动真格的了,发展商谁会去硬碰呢?”

  不硬碰就变通了。据了解,目前在政府的强硬限价下,发展商们的变通招数还并不少。比如取消精装修就是最为普遍的做法,水榭春天、潜龙曼海宁、睿智华庭、中海康城国际等等都是典型代表,貌似如今公开说会在限价令下坚持执行精装交楼的还只有万科一家,还比如调整营销顺序,别墅押后先卖高层的,招商观园和公园大地均是如此,再比如拉大价差先卖低价的单位,或是拖拖拉拉把预售拖到现售的……凡此种种,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发展商们不想吃亏,购房者们也没有赚到便宜。

  发展商与政府“博弈”才刚开始?

  为什么说购房者没有赚到便宜,因为实质性的降价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网络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你相中的楼盘,价格降了没”?结果显示62 .5%的人选择“涨了”,25.5%的人选了“保持稳定”,这是购房者们最真实的感受。对此,深圳地产资深营销人士弓鸣表示,目前市场上遵照政府指导价格的新盘,只占总体在售楼盘的不到30%,也就是说有七八成的新盘是不受政府限价控制的,这价格怎么能真正下来?他表示,起码从现在到今年底,估计限购令是不会取消,而这半年的时间就是发展商跟政府博弈的时间,如今博弈才刚刚开始,如果在未来一年内被限新盘市场占比越来越大,政策又一直不松动的话,发展商们的心态才会有慢慢的转变。

  某不愿具名的发展商相关负责人坦言:“不要以为一个限价令就把发展商吓到了,现在市场上可售的房子就那么多,僧多粥少,只要不是特别缺钱的,或是上市企业有销售时间限定的,没有谁耗不起。而且政府现在不发证或者发了证不让卖,都不能说是我们捂盘啊,以后政策要放开肯定是反弹,最终受到伤害的那还不是购房者!”

  业内呼吁限价令公开透明

  限价的同时市场供量也减少,这一点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和担忧。

  高海燕说:“真正能起到效果的方法是限定需求的同时,应该加大供应,推动全面发售,但现在是供、需一起限那就没有意义了。”他认为,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这么多应对的方法,是因为政府给了发展商合理变通的空间。

  消费者们对此也是眼睛雪亮的,在网络调查中关于“对限价令之后开发商的种种应对招数,你怎么看?”的问题,55.7%的人选择了“政策存在漏洞,导致开发商有空子可钻”这项。而在南都记者采访的多位购房者中,绝大多数都是支持政府限价的,但同时表示,希望政府部门不要把各个区域的价格上限藏着掖着,不但要对公众公开透明,也应该让老百姓们心里有底,一起监督。

  采写:南都记者郝丹

  ■官方回应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按周监测全市所有在售项目价格

  今年4月11日下午,深圳楼市浮现“限价”传言,南都记者在收到多名开发商及业内人士的报料之后,率先报道了“深圳市政府正在酝酿新的政策调控房价,将采取新的预售备案系统,对每个项目进行价格上限限制、分片区制定均价上限,超过价格上限的将不能获准预售”等内容。

  4月14晚,深圳市规划国土委首度公开回应,发布《针对近日部分媒体报道的深圳将对新批准预售项目实行限价》的新闻通稿,表示要联合市物价监管等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确保深圳市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各管理局召开所在辖区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向与会企业公布了2010年各片区商品住房项目成交均价;从今年5月1日起,将对所有商品房项目实行“明码标价、一套一标”。

  然而,就具体限价方式、标准等,一直未有官方说法,虽然已经有些新盘获准预售,对此仍是雾里看花。

  近日,综合4月中下旬至5月以来的市场反应,南都记者再次发采访函至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得到回复(见后附)。此回复就限价的政策背景、近期行动等做出了梳理和说明,但仍避谈具体限价标准、开发商擦边球等问题。而相关人士也拒绝了书面提问以外的任何采访。

  附: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对南方都市报有关问题的答复

  2011年3月29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确保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通知》(深府办〔2011〕30号文),确定了2011年我市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同时提出了8项措施。30号文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其中,市住房建设部门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市税务部门加强房地产税收征管;银监部门严格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市规划国土部门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并在产权登记环节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

  我委自2008年开始就要求开发商在进行商品房预售时要明码标价、一房一价,并将此价格在我委网站上进行公示,以便公众查询。2011年3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并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求商品房销售要严格遵循“一房一价”、“明码标价”的要求,同时明确了价格主管部门对于商品住房价格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巡查的工作职责。目前,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我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正在开展有关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的巡查工作。

  在我市房价控制目标发布以后,我委辖区各管理局召开了各开发企业座谈会,要求开发企业要落实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一房一价”、“明码标价”政策,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工作。同时,引导企业合理定价,对价格上涨过快的开发企业进行约谈,要求开发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我委还定期(以周为单位)对全市所有在售项目的价格水平进行监测,并将房价较高的楼盘和涨幅超过一定比例的楼盘送市有关部门,请市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各部门齐抓共管,确保房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他城链接监管力度在加强,南京效果较为理想

  世联地产近期对全国多个城市限价内容与限价效果的调研显示:

  北京,从2011年4月20日开始限价,其中要求“对已取得预售许可证或者已完成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商品房经营者要在住房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目前来看,正式实施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并对市场出现的违规房企做出了一定处罚,其中包括中信、中海和保利等大型房企,但从市场反映情况来看,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多数开发商通过“高开低卖”等方式规避,使得政策执行效果打折,但可以看到政府监管力度正不断增强。

  南京,从2011年2月19日开始限价,要求“新建商品住房上市必须明码标价、一套一标”,申领预售许可证应当申报价格,且开盘价格应与申报价格一致,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得调高,3个月后需要调高的必须重新申报。目前看市场成交量持续低迷,成交均价小幅下降1%不到,已有多家楼盘受房价备案机制约束,被迫低价开盘。

  合肥,从2011年5月9日正式限价,安徽省物价局要求“全省的商品房在销售前都要将每套商品房的备案表和明码标价书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十天后,合肥市物价局在一次政策法规培训会上透露“价格上浮5%要备案,价格下降5%也要备案,商品房同一楼盘的接连两期销售的房源,原则上一次性备案价格涨幅不得超过5%”。但近期房价并未因为此项政策的出台而出现实质性的下跌。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76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 67个城市涨幅在1%以内
下一篇:称成本受限 开发商6招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