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及其他企业,可以发行企业债券进行保障性住房融资。保障房融资困局就此迎来转机。我们预期,与之配套的质量保证、分配、退出等监管政策也将陆续跟进。
自今年4月“限购令”出台,房地产市场热度应声而降,抑制投资与投机的效应显现,传导至土地市场,则是全国128个城市土地出让金下降14%,最近甚至传出部分省市意欲适度调整“限购”范围,调控“放松”说一时风起。反观保障房这一面,至今年5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340万套,占计划的34%。虽然开工率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然而对于保障房是否可以如期完工,仍不时有担忧声音。
中国1998年停止福利分房,正式放开商品房市场,其间房地产一度成为驱动地方经济的利器,直至2006年“国六条”重提“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此后,是任由土地经济持续“单极”火热,还是商品住宅与保障用房并行发展,在过去几年间展开了拉锯式的较量。
现在无疑是一个关键时刻。如此不难理解,6月中旬,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一周内三次为保障房站台喊话。房地产调控到了这个阶段,保障房建设可谓调控成败的关键。从去年到今年,商品房调控层层加码,不仅限购,而且限涨,就是要以时间换空间,为保障房建设提供稳定的环境。保障房建设完成预期目标,反过来也能缓解商品房调控面对的市场压力。住房问题到今天,已绝非纯经济问题,执政党是否能够兑现承诺,事关民生、民心,更是实实在在的政治命题。
作为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础性公共事业,住宅保障无路可退。李克强三地督阵给出了明确信号。我们以为,无论是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还是发改委放行保障房“企业债券融资”,皆是对2006年国六条提出“建立住房保障体系”难能可贵的坚持。近日财政部也公布了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首次代理发行计划,为保障房融资首次发行504亿地方债。可以预见,这些新政对于解决保障房资金问题无疑将发挥扛鼎之力。
目前,公众关注面已不限于保障房能不能建好本身,工程质量怎样,分配机制是否公平?退出机制又如何?这些都为舆论瞩目。我们注意到,6月中旬的考察,从山西、石家庄到北京,李克强视野所及,从资金投入到住房质量,从分配公平到退出机制,涵盖保障房的方方面面。李克强在石家庄举行的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平分配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 “生命线”。我们以为,守住这条“生命线”,关键仍在于公开透明,让保障房分配成为一项阳光工程。对此,决策层也有深刻的理解。李克强副总理即指出,各地都要出台保障房分配管理的具体办法,完善准入退出机制,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全过程监督。
保障房建设是系统工程。纵观公共住宅事业制度较为完善的德国、英国等国家公共住宅发展路径,同样经过了若干次的反复与修正,最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住宅保障体系同样必然有一个摸索与调整过程。我们乐见保障房正在展现的问题,以及与之相应的解决之道,更乐见于从前端的资金、质量监督,至后端准入、退出机制,已然纳入了执政方的“不二言”范畴之内,这对于关注保障房的人群来说,正是可期所在。
上一篇:告别对房地产的傲慢与偏见
下一篇:专家警告:美元升值将刺破房地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