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填海建房热挑战房地产调控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1-06-28 00:00: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806
       提要:在国家勒紧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楼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当前部分沿海城市出现一股“填海建房热”。

  填海成本每亩20万元,之后上千万元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以“海景房”为卖点,每平方米几万元卖给购房户。在国家勒紧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楼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当前部分沿海城市出现一股“填海建房热”。(6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

  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压下,一些沿海城市借发展海洋经济之名,兴起“围海造城”狂潮,一个个超大型规划不断出笼。这不仅有悖国家海洋规划,严重破坏海洋生态,这当中还潜伏着永久破坏生态、增加防灾压力、危及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深层矛盾,也给房地产调控带来新的挑战与困难,急需引起重视。

  倘若这种情形延续下去,势必会引发多重矛盾,所以,笔者觉得,现在很有必要,对愈演愈烈的“填海建房热”,进行深刻反思,并采取应对措施。“填海建房热”之所以盛行,是因为依据现有政策,填海造房可以突破土地审批因素,来实现发展房地产市场的目标。这不但消弥了国家公共政策的刚性,使调控预期无法实现,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影响到社会和谐。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空前加大,土地市场快速降温已经波及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按当前法规,围填海形成的土地属于“未定性的新增土地”,无需承担耕地的开垦费用。围填海成本一般为每亩15万元至20万元,但转手拍卖给开发商,每亩地价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元,能为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的土地收益,增收潜力巨大。所以说,“填海造房”有可能成为土地财政的“升级版”。

  这同样也反衬出监管手段的严重滞后。实际上,国家层面倘若对“围海造城”监管到位的话,现在无法掌控的局面完全可能避免。而且相对于海景房暴利,相关罚款规定微不足道,根本起不到惩戒效果。

  有鉴于此,我们要从源头与治理力度方面,来遏制“填海建房热”。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风险加大 房地产信托要踩刹车
下一篇:谢国忠:房价4年降一半VS陈东琪:不会长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