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十二五”开局之年将近,一场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即将来临。中国的房地产业也走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逐步深入,企业的发展方式面临巨大挑战。
“房地产企业应该放宽视野,通过企业资源与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并以此获得社会应有的尊重。”12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房企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
“房地产业涉及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民生工程,所以房企应当将自己的经营纳入更加宽泛的相关利益群体当中去考虑。”沈建忠提出,房企履行社会责任应当涵盖股东(投资人)、社会公众及自然环境,“只有同时肩负起对这三个方面的责任,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履行社会责任
是企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住房:自住房市场化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如何看待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生态?
沈建忠:应该说从房地产市场化至今十余年,房地产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对整个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房地产业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它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城市的面貌,提高了百姓的居住质量,创造了社会财富。
但是,由于房地产关系百姓的居住问题,所以社会影响力很大。少数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如捂盘惜售、住房质量、虚假广告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房地产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受到损害,因此,要获得公众的客观评价与尊重,就需要更多的企业加强自律,履行好社会责任,维护市场秩序。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年来,许多房企努力通过自己的经营,创造更好的人居价值,关心生态环境,关注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并且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这些行为正在逐步获得社会的认可。
中国住房:目前国家正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控,“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也明确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企业应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发展坐标?
沈建忠:目前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一些局部现象,例如局部地区房价过高、房屋销售不规范等,这不仅事关国家的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也影响到社会民生问题与百姓的生活质量。而宏观调控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整个房地产市场能够更加合理、健康、持续地发展,对于那些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随着我国迈入“十二五”发展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方式的转型势在必行,过去那些房地产粗犷式增长的路径不可持续。在面临宏观调控与社会道德检验的双重压力下,房地产企业需要探索一种更加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即企业要将自己的经营发展,纳入涉及更多相关利益者的坐标中去考量。
中国住房: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兼顾更多方面的利益考量?
沈建忠:是的,这是一种企业发展方式与经营意识的转变。住房是一个家庭的最大财产性投入,也是家庭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如果企业没有将房子做好,影响是很大的;另一方面,住房市场是用来满足百姓居住需求的,如果这个市场中有一部分人买不起房或是买不到房,这个市场肯定是存在问题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房地产开发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和环境资源,这关系到全国甚至全世界人类的生存问题,企业应该怀着敬畏的心态,做好每一个项目,成为高性价比的精品项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所以说,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影响的相关利益群体,并不仅仅是一个楼盘的购房者那么简单。企业如果想要获得更为长久的发展,必须重新考量自己的相关利益群体范围。
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长远发展当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在当前的宏观形势下,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更需要强化社会责任,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行业发展争取一个更为良好的环境,也以此赢得这个行业本应获得的认可与尊重。
履行社会责任
是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智慧
中国住房: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道德就是盈利,只要保证能盈利就足够了。
沈建忠: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有了利润,企业才谈得上回报社会。但一味地在价格问题上作文章,或者带着一种获取暴利的心态搞房地产经营,就有很大的问题。企业作为社会的一种单位,从广义上来说,它不仅仅属于股东,而应该属于社区共同体。它的资源来源于社会,它的发展影响社会,它的存在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如果它不能够将发展的视野放宽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当中,那么其生命力也将日渐衰弱。
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除了注重投资的回报,也应同时注重对员工和合作伙伴的回报;在核算成本时,除了生产运营成本,应该将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考虑在内;在计算收益时,应该将企业收益、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同时计算在内。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伴随着其成长和成功,必然会为行业、为社会做出回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中国住房:那么对于一个房地产企业来说,履行社会责任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沈建忠:至少应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应该对企业自身负责。第一是对投资人负责,即盈利。这种盈利是建立在遵守市场规则和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基础之上的,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治理水准和盈利模式。第二是对客户负责,它生产的产品应该充分满足客户需求,能够创造更多的人居价值,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第三,对企业的员工负责。这些都是基于企业本身的,一个企业如果连自己都发展不好,何谈其他责任呢?可以说,责任是一种企业能力的体现,而有了能力也必然要承担某些责任。
二是应当对社会、合作伙伴、社区负责。例如是否足额纳税,是否关怀更多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对合作伙伴是否诚信,是否关注对所建小区的公共服务配套的建设与完善等。
三是对公共利益、自然与环境等更为广泛的相关利益群体是否负责。例如是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否通过如绿色建筑、住宅产业化等技术创新或生产模式的创新实现“四节一环保”等。这些也可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中国住房:那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仅仅是一种企业义务吗?
沈建忠:社会责任不是对企业单纯的道德约束,更不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它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单纯的慈善行为,更不是一种营销手法。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增加企业的品牌认知度,能够扩大其市场影响力。一个具有智慧的优秀的房企,应是在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也为各相关利益群体都创造价值。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早先许多企业热衷于建造大户型产品,既忽略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也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但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许多房企开始建造中小户型产品,不仅迎合了市场需求,也让企业在国际金融风暴中经受住了考验,反而获得了高速发展的机会。
应该说,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一种智慧,是能够实实在在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价值的。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必然可以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通过价值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找到自己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勇于履行社会责任的房地产企业出现,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推动行业进步、创造社会价值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温总理:抑制房价没“灰心”
下一篇:房地产调控高压下中央空调如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