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针对近期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的状况,近日,从中央到地方,有多位领导都提出,在工程建设中要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确定、安排工期,严格保证合理的工期,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安全的关系,不得随意压缩工期,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同时,也有领导对个别部门在工程建设中的浮躁作风提出批评,表示将坚决取消“决战90天”、“大干快上”等冒进标语口号。
笔者注意到,最近几起事故几乎都和“赶工期”有关。“赶工期”的做法已经为工程质量乃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赶工期”的脚步再不停下,后果将不堪设想。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工程的工期都是按照工程的性质和规模、施工技术要求和能力,经过精确计算而确定的,每一天的时间都有科学依据。而一味地“赶工期”、抢进度,不按科学规律办事,自然会使出事故的概率大大上升。然而,事实上,在“赶”与“不赶”之间,部分决策者为了追求“献礼工程”或“政绩工程”,选择了前者。让人痛心的是,这些“赶出来”的“隐患工程”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笔者认为,工程建设是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决策者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将工程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绝不能盲目“赶工期”。当前,各地都在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设任务繁重,建设项目规模大、分布广、数量多、工期紧,相关人员在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吸取相关事故教训,绷紧工程质量和安全这根弦,停下“赶工期”的脚步,把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确保将这项民生工程真正建成得民心、顺民意、增民利的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