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在多重政策调控及宏观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房地产市场继2008年之后再次出现了震荡下行的趋势。
“几乎每次房地产调控都会出现中端客源流向低端,高端客源保持不变的反应。”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珊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继2008年后,哑铃型销售反应再次出现。
有多项数据表明,六七月份,2万元以下项目成交占到北京全市交易量的61%和70%。与此同时,北京豪宅项目7月份迎来成交热潮:成交502套,平均总价为840.2万元,创历史新高。其中,8个千万级豪宅项目实现成交,环比增幅高达256.5%。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中低端项目成交量比重依然较大,但随着后期刚需人群消费疲软以及1.5万套保障房入市,中低端项目前景不被看好。“市区项目由于其稀缺性和较高的保值增值空间,商品房成交会继续向市区转移,而购买力强大的高端人群会支撑豪宅市场继续领跑市场”。
豪宅热潮此起彼伏
近期,北京豪宅市场热度不减。
“前来看房的购房人很多,很多一看中就签约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的红领巾湖畔,北京豪宅项目“公园1872”自6月份开盘以来,已经销售了158套,占总数的64%。7月份,“公园1872”以15.7亿元的销售额排名北京楼盘销售额榜首。
“"公园1872"以270平方米到350平方米的三居、四居户型为主,南北通透,豪华精装。”这个号称坐拥3大庭院的公园地产,除了交通便利,还可以欣赏20公顷的平湖,并且配套了国际双语幼儿园及公立中小学。
确实如宣传所言,这个项目是为极少数的精英人士所准备的。“平均户型300平方米,按照成交均价每平方米42575元算,每套房屋的售价高达1277万元,能消费得起的大部分人士资产都过亿元。”
北京楼市排行榜上的另一个项目北京首钢融创置地开发的“西山壹号院”7月开盘,当月销售额9亿元位列排行榜第二。目前有少量花园跃层销售,以290平方米到580平方米的三居、四居户型为主,瞄准的是改善居住型人群。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目前“西山壹号院”已签约114套,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40016元,低于预期价每平方米51105元。按照成交均价,“西山壹号院”每套房屋售价在1160万元到2320万元之间,均为千万元级别的豪宅。
“自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以来,北京公寓豪宅市场的震荡行情难以平复。3月份豪宅成交面积一度低至4.2万平方米,之后数月一直处于一上一下的震荡调整中,但总体趋势向上。”高珊表示,7月份豪宅项目创出了成交新高,成交面积接近10万平方米。
“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同期在售报价超过4万元每平方米的公寓豪宅有71个,其中33个项目7月份实现成交,累计成交豪宅502套,成交面积9.9万平方米,由于大户型公寓成交量激增,面积增幅达到了50%。”高珊表示。
业界认为,在通胀预期强烈、银根紧缩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公寓豪宅在居住和投资方面的优势突出,在普通住宅市场浓重观望的惨淡局面下,购房者对于豪宅的承受力依然增长。
而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豪宅项目回笼资金能力强大。1到7月份,高端豪宅供应量仅占市场供应的18%,但却博取了42%的销售额。
8月19日,保利地产位于朝阳区的两个高端项目入市,其中“保利东郡苑”售价突破每平方米5万元,而且预售平均面积超过200平方米,保守估计单元总价亦超过千万元。“市区项目由于其稀缺和保值增值空间,价格随有所回落,但短期难现价格拐点。”链家地产分析师张月亦认为,千万级别豪宅将成为未来豪宅市场的风向标。
三大因素支撑豪宅走高
从楼市成交量、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来看,豪宅项目在七八月份皆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这个交易周期,豪宅项目凸显了自身特点。
业界认为,由于购房群体不同,豪宅市场的表现往往独立于整个房地产市场。
但是,豪宅项目或多或少也会受到整体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入市步伐会谨慎一些,尤其在市场还未处于红火之际,更多开发商将盲目乐观视为最大风险。
“由于处于调控敏感阶段,豪宅开发企业更容易受到政策裹挟,也存在被迫放缓推盘节奏的现象。”高珊表示,各种因素叠加,使得豪宅项目开盘异常谨慎。
而豪宅销售走高的因素,一是供应紧俏。有数据显示,4至6月,北京市豪宅项目新增供应量基本维持在200套左右,而成交量却在600套左右,供需比维持1:3的高位。7月份新入市公寓豪宅累计252套,供需关系有所缓解,但仍供不应求。
“一旦加大推盘力度,并做好推盘销售前的准备工作,豪宅项目很容易实现销售。”业界预测,8月份新入市高端住宅项目交易热度难退。
二是销售价格下探。成交量攀升,但多数豪宅成交均价均有所下调。数据显示,7月份成交在10套以上的公寓豪宅的实际成交均价都低于档期的项目报价,差幅在2%到10%间。
“一方面豪宅客户普遍对价格变得敏感,如果以相对较低的单价,享受到相对优质的复合化资源,无疑是置业首选;另一方面,开发商在当前弱市环境下,新盘开盘定价往往颇具竞争力,供需双方价格博弈,卖方也乐于做出合理的价格让步,从而换取销量。”
三是大户型渐成稀缺资源。目前热销豪宅户型套均成交面积为196.4平方米,创历史新高。而之前提到的“公园1872”、“西山壹号院”套成交面积均在300平方米左右,刚刚开盘的“保利东郡苑”套均面积也在200平方米。
在以中小户型为主导的市场下,大户型豪宅成为稀缺资源。7月33个豪宅项目总成交金额42.2亿元,比6月增加了11亿元,环比增幅35.3%,但套数仅增长了5.9%。大户型、低单价豪宅成为市场热销品。
“客户不惜重金购置千万级豪宅,代表着高端需求的顶级化发展趋势,也将倒逼豪宅项目的顶级化产品定位,顶级豪宅将在未来豪宅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珊如此表示。
低端房抢占市场份额
一边是豪宅热销,一边是2万元以下甚至1万元以下的低端房抢占市场,北京楼市在限购政策的指挥棒下,呈现出了奇特的两头热销,中间尴尬的局面。
有数据统计,六七月份,北京楼市郊区(不含远郊区县)中低端项目成交均价分别为18470元、17443元,占全市成交比重分别为65%和70%。
对此,业界分析,由于受北京限购政策的影响,投资客退场,支持市场成交的大多数为刚需客户,因此成交项目的低端化非常明显,而且受到二套房贷利率影响,会有一部分客户选择一次性付款,很多中端客源流向中低端项目。
而这部分中低端项目主要分布在郊区县,如通州区、大兴区、昌平区、房山区,乃至远郊区县密云县、延庆县等地。
大量中低端项目入市满足了刚需人群购房需求,也成为房地产销售市场的主力军。下半年北京楼市,保障房供应将占去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毋庸置疑将成为低端住房供应的绝对主力。
从数据看,2011年上半年,北京全部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额为158.26亿元,其中82.9%都投向了保障性住房,全市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比年初增加131.2亿元。
“限购政策主要是疏导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高房价和低购买力的矛盾,根本上还需要保障房来托底。”张月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北京市将有1.5万套保障房入市,约占到新建商品房供应的五成。
但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情况对走中低端产品开发的房地产商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瓶颈,随着“兜底”的保障房入市,中低端项目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供应量大、客户群被消化或者丢失,大比重的低端项目销售前景难以继续。因此,尽管成交量十分可观,但郊区低端项目供应量的大幅增加使这些
地区亦成为项目滞销的重灾区。
业界认为,目前,虽然低端市场占成交比重较高,但也很难再形成竞争优势。今后在低端项目长期滞销情况下,开发商可能转而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未来高端布局会持续走高。
上一篇:开发商试水商业地产动机各异 投资趋热冷思
下一篇:二三线城市限购会打压房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