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中国经济:永别二位数增长时代?
——第二届上财全球EMBA圆桌对话舌战中国经济出路
【对话嘉宾】
戴国强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范剑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叶檀 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
编者按:
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逐步由10%的高速增长阶段降到中速增长阶段,而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低于8%,更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多年所罕见,这仅仅是短暂的减速,还是中国经济增长将长时间告别二位数增长时代?围绕这一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9月15日,由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主办,《国际金融报·商学院周刊》承办的第二届上海财经大学全球EMBA圆桌对话暨金融家俱乐部2012年度论坛在上海外滩源壹号举行。本次圆桌论坛主题即“中国经济:永别二位数增长时代?”
话题一
“新型”债务危机咋应对
投资仍是重要角色
上周,欧洲央行宣布了购债的计划,德国法院作出了稳定机制的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欧债危机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与此同时,另一个版本的欧债危机正在全球上演,那就是以中美为代表的经济失衡。随着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中国经济又将如何应对“新型”的全球债务危机?
戴国强:QE3推出之后,美国每个月都有400亿购买各种债券的计划。这意味着美元的释放。由于美国此前的QE1、QE2引起了欧美债务危机,人们便开始担心QE3的出现是否会再次使得国际债务危机变得更加恶化。
欧洲债务危机是比较难以解决的,究其原因,第一是由长期的货币制度导致的,这使得欧洲很多国家已经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其加大了产业政策调整的困难;第二是由于美国长期在外发动战争,导致了债务大量上升。尽管随着美国海外战争逐渐退出,债务已经有所缓解。但总体而言欧债危机的原因是长期的,具有难以克服性。
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政府逐渐从拯救金融危机当中退出,从海外战争退出,债务会逐渐减轻。而这次美国推出QE3,便是充分利用了这个时机。但这可能会给中国带来更多潜在的挑战和压力。首先,在中国的美元储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QE3的推出会使得美元储备面临资产缩水的危险。其次,也会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同时导致中国出口问题更趋严重。当前,中国经济还无法摆脱依赖出口或者出口导向型运作的惯性,人民币升值问题便成了影响中国经济的关键所在。
叶檀:目前的经济环境对企业而言无疑是“温水煮青蛙”。按揭、融资、租赁成为致命伤。此外,生产价格逐步下降,接到订单也赚不到钱,未来预期非常模糊。为此,企业急需大规模投资,否则情况会愈加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若再次蔓延,可能会导致整个资金链的断裂。而出现问题的企业大多是出口型企业,问题比较严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经济会“永别”二位数增长的原因。比如煤炭行业,过去十年保持的3.5倍增长已经过去了,因为现在从国外进口煤炭价格要比从内蒙古运到南部的价格便宜得多,导致企业的整体架构发生了改变。
种种迹象都表明,企业去库存化远未结束。很多企业受此影响,企业规模也被迫连降一半。在此情况下,出口企业若想屹立不倒,要么有特色,要么信市场,追寻成本的降低。
范剑平:每次“五年规划”,我们都会筹划很大规模的基建、民生投资(4.97,0.02,0.40%)项目,但是这些项目最终什么时候审批,什么时候新开工,甚至最后是不是全部都能够干成,要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通货膨胀的形势。
最近一段时间,投资项目审批较密集,这可以概括为两大原因:第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物价水平逐步回落,尤其是今年物价回落得比较快,预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CPI增速可能保持在2%至3%之间。这个水平很可能是“十二五”时期五年中间最低的12个月,而这就是国家发改委审批开工重大建设项目的最佳时间窗口。第二,这次大规模审批的项目都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前期应该经过了反复论证,由于这些项目质量比较高,它对中长期贷款投资的带动作用也会很明显。
连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中西部地区有很多基础设施的项目需要建设。因此,中国经济未来中长期增长过程当中,投资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不要将投资当成“贬义词”,但有必要提高质量及效率。
然而,当前整个经济速度回落仍然比较明显。此外,也没有太多的良策刺激消费增速迅速提升。所以短期来说,若要稳增长且使增长速度达到合理的水平,只有在投资上下功夫,而在资源集中使用下,投资只能超前或过度。
对于出口行业,虽然当前承受着很大压力,不过还是有必要的。压力有助于行业的升级换代,达到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效率不断提高的境界。这也是“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的重要战略。所以,对于部分企业的部分困难,政府应该支持——提供便利、降低成本。同时也不能“大包大揽”,企业还是需要改革。
话题二
金改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结构性放松银行准入体制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的利润为1.02万亿元,而16家上市银行的利润便占了5400多亿元。这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在每一轮经济下行周期中,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便很难从银行融到钱。如何确保金融围绕着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走出低谷,便成为了当前金融改革的“重头戏”。
连平:银行需要改革。银行的高利率主要来源于宏观运行的态势、货币政策的环境。因此,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利率市场化:存款可以上浮,贷款可以下浮。其次,继续推进直接融资或者非银行融资的发展。现在债务融资发展非常迅速,公司债、企业债,尤其是短融和中票。往后大企业会通过市场做融资、发债,不再需要银行贷款,这可以促进商业银行更多地为没有发债能力或发债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提供服务。
结构性放松银行准入体制非常重要,让更多的民营资本能够按照相关的监管规定成立小型的商业银行。使整个银行业在需求和供应之间达成平衡,金融业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叶檀:当前许多担保公司、小贷公司,都在打擦边球,办理的业务类似于高利贷。但要让这些小贷公司转成银行却异常痛苦,几乎无人愿意。
然而,类似于阿里巴巴淘宝这样的小贷模式,由于中间的信用控制,担保非常容易。虽然每笔单子规模都不大,但积少成多后的业务量也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此类小贷公司可以允许转型成民营银行,那才是真正的金融改革。
范剑平:从现在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我国在审批制度方面已经开始松绑,比如高收益债,也就是俗称的“垃圾债”,如果“垃圾债”可以成功运行,那么中国债券市场将会向前迈出一大步。当前中国没有真正的债券市场,因为自出现债券市场以来,我们就没有允许发生过一次违约,这就同中国股市,上市后就不会退市一样,没有优胜劣汰就不能真正“成市”。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建立能够共享信息,尤其是令违法者付出高成本代价的信用体系。另一方面,政府对金融行业不能一味以“维稳”为第一要务。这样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把这个“稳”变成“伪”。如果我们在金融政策上松一松,GDP上去一个点,老百姓的收入上去两个点,这才是金融改革的成功。
戴国强:金融改革光靠货币政策肯定不行,货币政策提振经济的作用极其有限。我通常把货币政策效益看成“绳子效益”,收紧时效果比较明显,但让它推动却很难。经济衰退过程中要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更加重要。当前,财政政策可以有两方面作为:一是进一步加大支出,当前财政结余有2万多亿元,这笔钱可以拿出来加大支出。另一方面,财政税收要加快改革。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曾经出现非常严峻的经济衰退问题,主要应对的措施便是以减税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政策。
我们一直在提扩大财政力度,但是财政力度总是体现不出。我们可以用很多办法将货币拿出去,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得到货币的供给,使得他们有继续增长或者扩大再增长的动力。当然,财政政策的改革难度会比货币政策更大,我们希望在明年的全国两会上能有比较大的改善。
话题三
控房价与保增长矛盾?
房价一定仍会涨
“房地产兴则经济兴,房地产衰则经济衰。”在最近的十年来,中国经济似乎被房地产行业“绑架”。房价博弈是否成了保增长与稳民心的矛盾焦点?面对中国经济复杂的局面,未来房价又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范剑平:我认为房价会保持平稳。从2008年的“保增长”到如今的“稳增长”,一字之差间房价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2008年保增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朝着一个方向走相对比较容易。但是,现在的稳增长有两个相关值:一个是保增长的同时还要控制房价的反弹;第二是稳增长要与调结构结合起来。这意味着这一次宏观调控比2008年相对复杂得多。
另外,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不仅仅是房价的问题,由于房价过快上涨刺激了一些高能耗行业,这就使得高消耗产能扩张。除此之外,房地产过于火爆使得大量社会资金都流向了房地产,而不愿意搞技术创新。如果说任由房地产这么发展,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很难实现,我国建设国家创新性的战略目标也很难实现。
基于上述考虑,我国对房地产的调控将是中长期的。房地产是一个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仍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需要抑制现在房地产行业中那些过多的投机性需求,使房地产的合理需求、供给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房地产行业可以在房价基本平稳的情况下,照样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最终,房地产行业仍能成为整个经济增长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它不再是暴利行业,对经济调整的负面影响将会减少。
戴国强:房地产不是一个暴利行业,但是房地产价格上涨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作为支柱产业,严控政策不会一直延续下去;第二,中国的刚性需求非常巨大,因为中国人口红利和城镇化是同步的;第三,如果要控制房价,首先要使政府的职能实现真正的转变,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要真正做到公平、合理。如果说政府职能不转变,房价的上涨压力始终无法去掉;第四,房地产价格上涨与中国政治周期也有关联。基于这些,我认为明年房价还是会上涨。
叶檀:政府除了税收之外,最大的套现收益就是房地产。而目前创新经济还未形成增长力与凝聚力,因此政府收益还得依赖于房地产,房价一定会涨。
温州尤为典型,地方财政急剧下行,批地现象大规模出现。房地产税是重要武器,其每年会根据市价及地方财政的缺口来调整税率。这意味着每年持有的成本或者最后的资本利得者是不确定的。如此,未来要改变土地财政只有靠房地产税。
连平:最近中国房地产总体而言是波动上行,而最重要的利益方——地方政府又不断干预、左右着市场,对整个经济运行,都有着强有力的渗透,尤其是对银行的把控、对房产的把控。因此短期房价下跌可能性不大。
话题四
未来十年出路在何方
首要是打破垄断
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逐步由10%的高速增长阶段降到中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出路在哪里?
范剑平:作为乐观派,我认为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最坏的时代,但也可以说是最好的时代,因为相比世界其他经济大国,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出路关键有两方面:第一就是打破垄断,把投资机会公平地向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开放。作为国有企业来讲,它们不必太挑重担,提高自己的债务压力。民企和外企可以获得更大的用武之地。第二,在改革中间,政府必须要减税减费,让企业和居民休养生息,中国经济可以实现至少7.5%的增长。
戴国强:中国经济增速再现二位数的情况还是有可能出现的。第一,城镇化还有发展空间。现在的城镇化率是50%,如果向发达国家靠拢,那么目标将是70%,这其中的20%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服务业规模能够上去,达到像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水平,就会有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会形成大量的产业。第三,金融改革。金融改革首先是利率市场化,金融衍生产品大量增加,使得中国产业结构或者中国金融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基于这样三个变化,我觉得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还是有可能达到二位数增长。但是像过去30年那样的高增速,未来十年可能有一定的距离。
叶檀:未来取决于改革。只有将垄断群体彻底改革,我国经济才有出路。至于未来改革对股市的影响,需要关注企业盈利与做空机制。做空机制与未来的融券量直接决定了中国股市能否上升。总体而言,中国新一轮的经济改革给股市带来了希望,股市极有可能上升,但需要经历非常曲折的过程。
连平: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不在于速度,而在于质量,要提倡集约化和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模式。此外,在对改革抱有良好期待的同时,也要呼吁关注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问题。对于积累内在深层次的困难必须认真对待,要推出涉及到根本问题的改革。这样才能够推动中国经济未来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最需要关注的是消费与社会保障。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应该转变思维,抛售一部分所拥有的国家股票,建设社保体系,受惠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