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发改委官员:地方存赶农民上楼 造城镇化假象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3-02-26 00:00:00   来源:新京报    点击: 2761

    冯奎:中国离高度城镇化的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20年,按年均0.8个百分点的城镇化增长速度,中国每年还要有近千万农民进入城镇,总人数会有2亿多。

    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会提高进城人口和家庭的收入,城镇化过程就是增大城市人口、减少农村人口的过程,将人口从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和农村中吸引到城市,这是减轻贫困最直接的做法。

    新京报:具体操作要注意什么?

    冯奎:我国的城镇化质量还不高,以前也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很可能因为推进方式不恰当,而导致局部地方的特殊人群返贫。

    第一,城镇中形成贫民阶层;第二,农村里留下数千万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他们在农村的生活本身就有困难,如果再遇上自然灾害、疾病,会重新陷入贫困;

    第三,大量农民工在城市里就业,却没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没有取得城市户籍。他们很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影响而失业,加上各种社会保障不齐全,原来的经济基础又比较差,重新陷入贫困。

    新京报:通过城镇化解决或改善贫困问题,是否存在一些误区?

    冯奎:目前,很多人在思想认识上对城镇化作用理解不透。

    第一,一些地方迫切提高地方的城镇化率,赶农民上楼,通过整理土地的办法将农民集中起来居住,短时间内造成城镇化假象。由于没有产业支撑,新的就业机会没有形成,一些地方出现经济发展停滞,不稳定现象。

    第二,不顾现实条件推动城镇化。比如有地方大张旗鼓地提出“城镇上山”,需要生态保护的地方,禁止开发的地区采取了削山头,要求农民上山造城,实际上破坏了小区域的自然地理生态。因为生态破坏导致频发灾害,容易重新陷入贫困。

    “城里的农民或成新贫困人口”

    新京报: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差,就业压力也大,该如何解决?

    冯奎:一方面有序推进城镇化;其次,政府不能撒手不管,要对他们进行就业能力的培训提高;再次,创造一些条件,培育一些适合他们搬迁移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要求不太高的产业,比如小型工艺品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

    新京报:如何看待城镇化中出现的新贫困现象?

    冯奎:城镇化中的新贫困现象不是传统的农村扶贫问题。目前,城镇化率名义上较高,达到51.27%,但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人群中,有大约2亿多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并不享受完全的社会公共服务,收入也比从事相同劳动的其他城市居民要少40%-10%。这部分人大约有17%。

    新的贫困人口可能有一部分出在“城市里的农民”身上。每年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按1000万人计算,其中估计70%-80%属于贫困人口。从这个意义上,乡村的贫困人口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城市中去了。

    新京报:城镇化意味着什么?

    冯奎:城镇化实际上是一个过程,身份意义上获得城市户籍,经济意义是从事着非农就业,从长远来说,城镇化包括城市融入,就业方面获得稳定的就业能力。从保障上,获得城市市民应有的社会保障。从心理上,社会要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当中去。

    进入城镇后,农民工从流动状态变成相对固定状态。一段时间,主要问题是要有住房;长远来看,需要就业;更长远来看,要能融入城市生活中去。城镇化不是单一方面,要有很长的过程。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楼市调控细化政策呼之欲出 一线城市或率先出手
下一篇:中投发展背靠股东不差钱 疯狂买地或致经营压力